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ID:28284856

大小:9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9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_第1页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_第2页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_第3页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_第4页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华枝春满2009年07月24日16:49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窗体顶端E-mail推荐:  窗体底端  7月24日《中国青年报》称:官方媒体今日公布上半年中国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对10件地方热点舆情进行点评。选取事件包括“巴东邓玉娇案”、“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等热点事件。排行表中成都第一,石首最差。《瞭望》周刊最近发表题为《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的调查文章,调研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对于目前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表示“不适应”。  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扩散性、渗透性等特点,被称为信息的超级

2、“放大器”“传播器”,其中的一些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一呼百万应”。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公职人员,极易成为网络热点和炒作的焦点。在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曾指出:“今后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是需要解释的,你们不用请示我,你们赶紧上网去解释,别把问题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现在不少基层干部,尤其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网络舆论工作和网上群体性事件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还不重视,措施还不得力。有人把基层干部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不力的现象总结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

3、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这“三个进不去”,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党政干部处理问题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消极思想,极易让网上群体事件“走”到网下,导致了一些如“瓮安事件”等社会群体性恶性事件发生。  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集散地。从“华南虎”到“云南躲猫猫事件”,从“史上最牛的官腔”到“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从“天价烟局长”到“天价表县委书记”等话题,无一例外都是网上热点。而前段时间发生的杭州富少“70码”飙车案、湖北修脚女刺死官员案,网上反响更呈现出时间周期短、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规模上和声势上也越来越浩大,影响自然越来越深越远,损

4、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恶劣。这些网络舆论如果思想上不够重视,不及时澄清、引导和处理,轻则出现“一边倒”的负面消极言论误导舆论,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重则煽动不稳定因素,由网络走向现实社会,演变成真正的群体恶性事件。  中央领导同志非常重视网络舆论。胡锦涛亲自到人民网与网友“面对面”;温家宝今年2月走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有一句话:“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形象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与中央的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

5、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网络舆论认识不深刻,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一旦出事,轻则造成恶劣影响,重则演变为社会群体性事件。所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把网络舆论的管理引导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上要深化,思想上要重视,及时形成相关制度,拿出得力措施,及时引导和管理。忽视、轻视、大意,就是“不作为”.---,迟早要出事。  网上事件根在网下,网上事件还要网下消弭。为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闹大”和恶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增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应对能力和执政能力”的相关课题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对网络舆论的政治敏锐性,适应网络时代下的各

6、项行政工作。  二、增强工作主动性,安排专人负责了解网络民意,并主动设置议题,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大众,用权威科学的信息击破谎言。这项工作技术性和时效性很强,对网上的舆论热点和热帖,要及时关注,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要及时上网回应、解释、说明、引导,防止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重要事件可考虑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防止事态扩展和恶化。  三、主动网上接访。各级领导干部对群众在网络上反映的实际问题,要抱着“宁信其有”的态度,及时查清和处理,并在网上公布处理结果,防止不良影响被不良用心者利用、炒作。  四、对少数恶意造谣,无中生有,煽动舆论,误导群众,败坏党和政府

7、形象,用心险恶的网络舆论,尚未造成实质性恶劣群体事件的,要及早发现,及时删除;对已酿成恶劣事件的,要及时依法追究和处理。  总之,网络是把“双刃剑”。面对“一呼百万应”的网络,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要切实重视和管理,用积极、正确、科学的信息来占领各种不良舆论信息的阵地。每个公职人员都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面对网络舆论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各级党政干部要成为应对网络舆论和事件的行家里手,绝不能视而不见,被动应付,让网络成为畅通民意、传播科学知识和资讯、促进社会和谐的“和谐网”。浅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2009-12-1615:06

8、(分类:

9、相关技术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