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ID:28287689

大小:6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度愈来愈高。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使得焦虑、抑郁患者数急剧增多。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生活、工作,还对其社会适应功能造成极大困扰[1-2]。心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团体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群体治疗形式,在抑郁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4]o本研究即利用本院病例资源,探讨团体心理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心理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2016年5〜10月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及与患者签署保密协议书,并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所有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实施团体心理治疗[5-6],实施者为有团体心理治疗经验的2〜3名医护人员。每个团体由15例患者组成,本研究组30例患者随机分成2个

3、团体。团体心理治疗时间从入院即开始实施,每周实施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2h,总治疗次数为10次[7-8]o具体实施方法为:心理治疗师将CBT(认知行为治疗)和IPT(人际交互治疗)融入团体治疗中。治疗中体验到两种疗效因子一凝聚力和普遍性,帮助患者发现其人际交往问题,强化其人际交往的长处,从检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获益[9]。由实施者引导,暗示等方法解决团体小组中存在的共同或相似的心理障碍问题。对于不同的心理障碍问题,再予以逐个不同的心理治疗[10]o10次治疗都有不同的主体,主要包含:初识队友,促进信任,

4、营造小队分为,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认清目前自身状态,训练控制自身情绪等。要求所有参训患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调整自身情绪状态,还要时刻注意与团体其他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关心其他人的情绪变化,多思考自身情绪与行为的关系[11]。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设定为5周。1.3心理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经团体治疗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为:(1)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办完入院手续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做到通俗易懂。(2)管床护士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防治相关知识,全面普对自身疾病的认知。(3)入院即向

5、患者说清服药后或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和不必要的担心。1.4观察指标及方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E12]评分(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13]评分,本院用H常生活评定量表(ADL)评分及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定,具体评定方法为能主动配合治疗,按时服药为完全依从;被动接受治疗,需监督才能按时服药为部分依从;需强制才能服药的为不依从。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及II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5周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研究组SDS、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社会适应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常生活评定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5周后,两组患者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7、义(P〈0・05),研究组ADL评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患者服药总依从率为96.7%,与对照组的7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3讨论随着社会发展步伐愈来愈快,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急速增加。精神心理疾病病程漫长,复发率及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工作生活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患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4]o抑郁发病年龄呈日益年轻化趋势。团体心理治疗是通过组合

8、一定人数的患者队伍,针对患者行为、需耍和心理反馈而预先制定和不断调整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每一次治疗都有一个主题,依据由易至难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以辅助自身情绪控制的训练及社交活动的训练,多方面提高患者适应社会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15-16]o而心理干预早已成为精神心理疾病疾病患者改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心理护理能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全方位的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更好地平缓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