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

ID:28313515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_第1页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_第2页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_第3页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班牙语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初探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通过分析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关系,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本文选取西班牙《国家报》对中西两国同质事件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分类、转换和转述三个方面,揭示西语新闻语篇“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证实该语篇批评方法对西语新闻语篇的适用性。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西语新闻语言意识形态屮图分类号:H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3-02一、批评性话语分析概述“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一术语于1989年在费尔克劳的著作《语言与权力》一书中正式提出。分析的目的是解

2、释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偏见、歧视和对事实的歪曲,并解释其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1]费尔克劳认为,批评性方法不同于非批评性方法的地方在于,前者不仅仅描述话语实践,而且还表明话语是如何由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塑造的,表明语篇对社会认同、社会关系和知识信仰体系的建设性作用。:2]pl3批评性话语分析以非文学语篇为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演讲、广告等。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并且使语言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以及话语权的代表方利益自然化。[3]因此,新闻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

3、析主要的研究对象。二、实例分析《国家报》是西班牙第一大报刊,曾报道2011年7月中国浙江特大动车相撞事件①和2013年7月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火车出轨事件②。两者都属于灾难性新闻语篇,相隔时间两年。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西语新闻语篇表现出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即强调以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的西方文明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4],偏爱同类,排斥异类。(一)分类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対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耍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但是,语言并非一种客观的分类工具,会受到使用者认知水平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们用它给事物加贴的标

4、签不能客观反映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即对事物和经验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分类原则。[5]p64-65在西班牙语屮,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是传递权力和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四大词类,能够暗示积极、中性或消极的意义,而冠词、前置词、代词和连词一般而言较多承载语法功能。这是因为,西班牙语中四大词类的意义常常包含两个维度,描述意义和价值意义。本文将两篇语料分别分为新闻标题、事故原因、社会反应和官方回应四个部分,按词汇的价值意义対各部分词汇进行分类和计数。其屮,第一篇语料如下表所示:1积极词1中性词1消极词新闻标题101210事故原因101210社会反应10

5、1019官方回应101111批评语言学家将“在某一场合可供选择的一组词,其中每一个都表明一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称为“争议性纵聚合关系语言项”[5]p66。新闻媒体常常通过对上述语言项的选择来表达语篇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从而产生歧义,创造分歧。本例中,在描述社会反应时,使用大量消极词汇,动词如“指责”“没有帮助”“隐瞒”“批评”“不信任”等;名词如“愤怒”“气愤”“腐败”等;副词如“严厉地”。消极词汇充斥语篇,数量远超积极词汇,甚至可以说,积极词汇的数量几乎为零。在本可以选择积极词汇或中性词汇时选择了消极词汇,使语篇笼罩在消极主义之中,带有明

6、显的主观倾向,从而模糊了事件焦点。人们通常认为西方社会享有充分言论自由,新闻报道客观公止。然后,事实并非如此,西班牙主流媒体常有意识地报道在西华人以及中国的负面信息,从而向西班牙社会读者传递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的负面形象。上表清晰体现了《国家报》在报道时所选择的词汇结构上的分类和对立,而这种选词上的对立必然会影响或塑造西语世界读者对屮国动车事件的看法并可能左右他们对整个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二)转换“转换”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指通过语法结构的转换实现语言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转换。名物化和被动化是语篇分析的常用工具。名物化即说话者用动名词代替了

7、动词结构;被动化是指将主动结构转换成被动结构。这两种语言工具都有效得模糊甚至隐藏了施物主语和因果关系。在西班牙语中,大量使用动名词能有效削弱整个语篇的动作感,将具体变为抽象,因为情态成分、时间概念、过程的参加者和因果关系都在名物化的过程中消失,呈现出一种无人称效果;西班牙语中的被动句分为被动语态和自复被动两种。其中,被动语态的结构是:系动词ser+过去分词。这一结构与用法对应了英语中的被动句。当说话人的关注点在受事而不是施事时,便需要使用被动语态。西方国家媒体常常在灾难性新闻语篇中大量使用这两种语言工具,旨在降低事件引起的社会不良反应,为权力

8、机关作掩护。本例中,情况恰恰相反。《国家报》在对2011年7月中国浙江特大动车相撞事件报道语篇中大量使用动词结构和主动结构。如下所示:官方版本在修辞意义上,大量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