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

ID:28325272

大小:396.7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_第2页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_第3页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_第4页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LC控制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指南(草案)2012/3/1915目录1.施工前的准备31.1了解工程情况31.2编写施工组织设计32.施工组织42.1人员准备42.2设备准备42.3技术准备52.4其他53.施工工艺53.1施工工艺流程图53.2施工技术要求63.2.1临时设施搭设及水电引接63.2.2反力架的搭设63.2.3施工平台搭设63.2.4盖梁、桥面纵、横向约束拆除73.2.5盖梁(台座)顶面及横隔梁底面检查73.2.6千斤顶及垫板安装、对中73.2.7位移计与应力计安装、固定83.2.8液压泵站就位与控制柜线路连接93.2.9顶升梁

2、体93.2.10支座更换及分级卸压同步落梁103.2.11顶升系统拆卸与维护124.工期安排与工期保证措施125.质量保证措施125.1质量目标125.2质量保证措施13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36.1安全生产目标136.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36.3安全技术措施保证136.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415桥梁养护、维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行车的安全与通畅。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公路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的载重也随之加大,从而造成桥梁的部分设施乃至整个桥梁的早期损坏。桥梁支座作为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桥墩的传力部件,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作用力和变形(位移和转

3、角)安全可靠地传给桥墩。随着桥梁建设的增加,橡胶支座作为桥梁支座的一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桥梁的交通负荷载重及橡胶支座的日久老化等原因,作为桥梁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支座常常出现开裂、剪切过大等问题。支座的减震、滑移等作用严重衰减,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为此,需要对损坏的支座进行更换。更换桥梁支座总的指导思想为用千斤顶将梁顶起安放在临时支座上,等新支座安装复位后,再使梁彻底复位。由于各主梁的横向联系将上部承重结构连成了整体,要想不破坏桥面及横向联系将梁顶起,就需要整体同步顶升,才能保证不会出现扭转、结构开裂等现象,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同时,不中

4、断或尽量缩短中断交通时间又对桥梁支座更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工控机、PLC及液压控制系统为硬件平台,监控软件为软件平台的分布式PLC控制系统,既能实现执行机构的分散布置、集中操作,满足多液压缸载荷不均同步升降,又能对桥梁顶升过程中各监测点的压力、位移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桥梁的安全同步顶升控制。由于施工高度自动化与机械化,对顶升设备与监测仪器的安装、参数的输入有严格的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本指南的步骤进行,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施工技术指南是为规范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而编写的。1.施工前的准备1.1了解工程情况经现场初步勘

5、查,查明支座主要病害特征、桥梁结构形式、现有支座安装位置及施工环境等。确定以下内容:(1)根据桥梁结构形式,确定是单跨还是多跨同步顶升。(2)根据桥梁各支座位置,确定是否有放置千斤顶的空间,是否需要搭设反力架,并确定反力架与工作平台安装位置。(3)计算桥梁各支点的支座反力和分布情况,确定千斤顶的吨位级别、数量及分布。(4)确定顶升系统的台套数。(5)经与业主商量,确定是否进行交通管制。1.2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根据相关规范与上述资料进行设备、人员、材料、质量保证与安全保障措施的设计。制定过程中参照下列规范和技术资料进行编写:(1)JTGD62-2004公路钢筋

6、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3)道路桥梁维修技术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JTG/TJ23-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5)JTG/T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15(6)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内容详见下述条文。2.施工组织施工前应做好人员、设备与技术等方面的准备。2.1人员准备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经理部,并根据工程需用的设备台套数落实施工人员,随时准备进驻现场。人员配备如表1所示。表1项目部人员配备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项目经理12项目总工13技术人

7、员24普通工人若干顶升设备台套数×3人2.2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量、桥梁型式与工期确定设备台套数,落实机械设备,并做好配套和保养工作,随时准备运至现场。(1)顶升设备的同步顶升精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小于0.5mm。设备应能进行梁体起顶高度和千斤顶起顶力双重实时在线监控。(2)顶升前应对传感器与设备整体性能进行检测,验收合格方能进行设备安装。(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位移、裂缝等检测装置的安装埋设。机械配备如表2所示。表2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顶升千斤顶YBD100-15台根据需要确定2液压泵站台1台液压泵站带动8台千斤顶3PLC主控台台11套系统可

8、同时控制4套液压泵站4工控机控制系统套11套系统可同时控制4套液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