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

ID:28327261

大小:5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_第1页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_第2页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_第3页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城市的低碳规划设计研究王桢连云港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22001摘要: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传统的理性规划思维开始向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创新转变,尽管相关的研宄才刚刚幵始,但面向低碳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实践研究1国内外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概述从全球范围来看,为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发达国家的低碳城市实践己经走在世界前列,如英国首批低碳示范城市制定了以建筑和交通为重点的低碳城市规划。H木以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所有部门碳排放最小化为低碳规划原则,将交通、住宅、工业、消费行为、土地与城市形态等作为低碳转型的

2、重点。此外,全球还有数以百计的社IX、国家和政府,正在制定和实施城市气候行动计划。综合来看,可以将各种先驱性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大致划分成两类:一是在既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框架中,综合运用土地利用、生态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水系统以及废物回收系统等既有的技术与方法,实现括温室气体减排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新丙兰的奥克兰、巴丙的库里蒂巴以及日木的横滨等。另一类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是零排放为目标的全新的实验性城市(地区)建设实践。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姆贝地区以及美国芝加哥中心区的“脱碳”规划等。其中,前者作为一个高端技术

3、的集成地,具有不可复制性,只能作为一个有技术价值的实验模型;后两者则耦合了城市更新与再开发进程中的城市低碳建设经验。国内低碳城市实践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国际环境的变化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而展开。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在北京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0,选定中国五个城市探索低碳发展的示范项0;此后,桂林、无锡、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构想。在特大城市尺度,低碳示范更多针对某些特定区域展开,如上海临港新城、深圳光明新城、天津滨海新城、唐山普妃甸生态城等;社区尺度则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上海虹桥低碳商务区和北京CBD东扩区低碳发展等为代表。综合来看,在这些实践中,低碳的中心思想

4、主要体现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公共导向的城市交通、生态容量的扩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低碳化的日常行为方式等方面。2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特点总结综合上述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经过多年探讨,“低碳”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导向不断为学界认识和深化,以下从五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宄取得成果的规律性特征作出总结。2.1研究过程的阶段特征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第一次引发人们对有助于保护资源的城市形态的探索,节能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气候变化影响的广泛性、应对的紧迫性以及低碳理念的综合性,决定既冇发展己经超越了“节能”这一单纯0标取向,从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重

5、新审视与再创造的高度,将遵循“理论认识一实践检验一理论总结一实践位用”的螺旋式发展路线展开,并向专业学科领域层面渗透。基于此种认识可以发现,0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及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已积极开展研宄和实践,加拿大、美国等城市规划行业也对气候保护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议题探讨和实践多年,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也很早就涉及“碳排放”等概念。与之相比,国内0前相关概念提的很多,但比较系统、可指导实践的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则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以战略层面的研究为主。我们的教育、课程实践中更少有关于碳排放方面的内容。尚需“理论一实践一专业”平台的建构与协同努力。2.2研究领域的

6、层次结构国内外与“低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可以大体划分为三方面:一是广泛意义上遵循生态、可持续与绿色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由于理论发展的综合性,相关内容会对气候保护(减缓与适应)构成一定程度的支持,因此这类研究构成了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平台。二是既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构性发展以及会对气候保护产生影响的相关专题性研究。前者如新城市主义最近公布了针对低碳高品质社区塑造的“气候变化改良政策”,美国城市对外公布了精明增长的“降温政策”;后者如节能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等。此类研究对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构成直接支撑。三是以减缓气候变化,

7、降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其至是零排放为目标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明确的B标指向性以及系统的行动计划性,决定其成为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主体平台。2.3研究范畴的横向划分与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碳排放与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相关性验证方面的“机理性研究”;二是关于低碳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的“机制性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和促进,而II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机理性研究来看,无论是自上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