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

ID:28329439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_第1页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_第2页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_第3页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幅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方法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Alc不同分1~3组,1组为HbAlc<7.0%患者,2组为7.0%WHbAlc〈10・0%患者,3组为IlbAlc^lO.0%患者。观察各组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组间平均血糖(MB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较1组明显增高,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为因变量,其余指标为自变量,多重线性

2、回归分析显示只有MAG进入最终方程。结论HbAlc并不能反应血糖波动情况,HbAlc和血糖波动分别反应了血糖控制情况的不同方面。【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中严格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1]。然而即使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仍然存在。因此HbAlc不能全部解释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有研究显示血糖波动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对HbAlc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做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巩义市人

3、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71例。年龄34-72岁,根据HbAlc不同分为3组:1组为HbAlc<7.0%患者,共49例;2组为7.0%WHbAlc〈10・0%患者,共75例,3组为IlbAlc上10.0%患者,共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合并急慢性炎症性疾病。1.2观察指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BG、HbAlco入院后7个点指端血糖(空腹血糖、餐前及后2h血糖、睡前血糖)并计算SDBG,评价偏离平均血糖的幅度,该参数作为血糖波动的简易评佔指标

4、被广泛应用。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最大和最小血糖值之差。入院3d的空腹血糖计算空腹血糖的变异系数(CV-FPG),空腹血糖标准差与平均血糖的比值,作为评价日间空腹血糖波动的简易参数。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差异性研究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Q二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血糖指标的比较MBG差异均

5、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为因变量,其余指标为自变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MBG进入最终方程。详见表1。3讨论HbAlc过去一直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反应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反应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较低的HbAlc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及进程[3]°然而ACCORD.ADVANCE>VADT研究显示强化IlbAlc的降低没有使糖尿病大血管风险明显降低。DCCT研究也显示尽管HbAlc相同,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牛风险不同。HbAlc相似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可显著不同[4]。血糖急性波动相比持续性高

6、血糖更容易引发氧化应激本研究分析得出,随着HbAlc的升高,MBG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间MBG差异统计学意义(PO.05)o2组、3组SDBG较1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与SDBG可能在血糖控制较差的人群中有关联,随着糖代谢紊乱的加重,血糖波动会影响HbAlc。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只有MBG是影响HbAlc的因素,表明HbAlc只反应了血糖平均水平,不能反映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波动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HbAlc并不能反应血糖波动情况,HbAlc和血糖波动分别反应了血糖控制

7、情况的不同方面。在今后糖尿病治疗中,血糖波动幅度也应该成为评价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参数。参考文献[1]StrattonIM,AdlerAl,NeilHA,etal.Associationofglycaemiawith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oftype2diabetes(UKPDS35):p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BMJ,2000(321):405-412・[2]KadowakiS,OkamuraT,HozawaA,etal.Re

8、lationshipofelevatedcasualbloodglucoselevelwithcoronaryheartdisease,cardiovasculardiseaseandall-causemortalityinarepresentativesam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