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

ID:28340723

大小:5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_第1页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_第2页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_第3页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实践初探张玲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056700}【摘要1历史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历史教学工作中最基木环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作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牛.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关键词1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艺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木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科学文化知识,良好

2、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发展。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历史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历史教学工作中最基木环节。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重新审视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解放思想,探索适应教改新思想,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这是一个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一、问题提问导入。在通常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告诉”的手法推进教

3、学的过程。老师只是负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则是被动地把教师灌注的知识听清楚、记牢。历史中一个个栩栩如生、肭见卓识的人物形象不见了;一个个惊心动魄、发人省醒的社会大变革没影了:一曲曲悲壮宏伟、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无声了,一幅幅波澜壮、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消失了;一木木蕴藏哲理,充满智慧结晶的篇章失真了。课堂上,字里行间少了情感的交流,言谈举止没了心灵的沟通,圈点勾画不再是心智的交融。学生就象学习的机器,在枯燥、呆板、陈旧的教学环境中听啊、记啊、写啊、背啊,一张张木该充满青春活力的脸上变得神情茫然,一双双木该闪

4、烁智慧光芒的眸子暗淡无光。对学习完全是种强忍和无耐,渐渐对学习少了兴趣,多了厌恶,教学方法的改进己是刻不容缓。二、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历史教学与其它任何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历史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吋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0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B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0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做到冇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探究活

5、动、课堂评价以及学生在听课时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整教学,对教学进行冇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三、掌握历史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课堂教学能杏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历史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

6、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钝化”状态。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冋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虎头蛇尾,不着边际。4.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四、创造美的环境。优美清新的教育环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中国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但初中学生很难体会。在他们眼里,只有原始的野蛮、贫穷、

7、落后,遗址是乱草丛生的废墟,文物是灰色,无光彩的。实际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美的意境可发掘。从课本以外,学生看到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美丽的补品,学习环境有了五颜六色,多了花草树木、河流山谷,让学生有了赏心悦0的感觉,早己逝去的历史又充满了生气、活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阅读着教材,心灵接受着雨露的润泽,品尝着历史留下的美餐。在这样优美清新的环境下,实施教学是十分怡人的。五、随吋做好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1.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吋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

8、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在让学生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时,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学生议论纷纷,这吋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冋答:“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