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

ID:28367693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_第1页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_第2页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_第3页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明:《原道》二十年,用众筹的方式求未来发展2015-01-1415:56來源:新京报作者:张弘1087次点击:我要评论搞爵现在的大陆新儒家,则是在古今关系中开展工作,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思考探索儒学在今天应该如何调整建构,以重建曾经有过的儒家文化符号系统与国人牛活、牛命的实践联系,应对承担像国家建构、国族建构以及文化认同、身心安顿等问题。去年年底,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弘道书院主办的《原道》二十周年纪念座谈暨学术研讨在京举行。作为一木创立20周年的MOOK,《原道》对大陆儒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并聚集了一大批儒家学者。近日,记者采访了《原道》创办人兼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儒

2、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谈包容没有一种思想可以包打天下新京报:十年前,我参加过《原道》10周年座谈会。现在,《原道》创办20周年了,20年坚持下来,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有哪些过程是你特别难忘的?陈明:感触最深的是人们对儒学认知的变化,除了普通人由陌生、怀疑到有兴趣、期待的转变,政府部门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儒学内部也由一种基于情感的认同坚持到经由理性思考的认同坚持这样一种变化。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让我特别难忘的莫过于看到体制内的思想也并非铁板一块。新京报:从《原道》木身而言,我觉得这木MOOK木身的议题相当开放,比如,儒学与自由主义、儒教与基督教、儒学与公共领域等,都在其议题之内。

3、这些可以看作你为儒学传统的现代性转换而做的努力,也是儒学对当下现实的回应。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收获?陈明:前面的回答实际也适应这个问题。至于收获,我觉得主要是由此吸引了许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原道》中来。一个好的刊物,一是要发好文章,二是要出人才,最重要的则是要开风气。我们虽然做得有限,但一直以此为方向。现在,我们更有信心了。新京报:《原道》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不回避儒学内部的分歧和来自儒学外部的批评。比如,第23辑就刊登了首师大文学院教授黄应全批评蒋庆,认为蒋庆提倡“王道政治”,反对民主,所以不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并说蒋庆“走火入魔”。作为主编,同时也是儒家学者,你采取

4、“不回避问题”的态度是岀于怎样的考量?陈明:世界是多元的,问题是复杂的,没有一种思想可以包打天下。儒学本身也是在实践中、论辩中确立起自己的历史地位的。在社会情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儒学内部表现为或改革或坚持或调和的立场和而向,正是其内在丰富性的表现。蒋庆把儒学之纯看得比较重要,我也不止一次说他是原教旨主义,但我们私交不错,观点也具有互补性。有人不认同十分正常,我还被人说成伪儒呢。只要观点有意义,论述讲逻辑,言辞激烈一点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从港台新儒家到大陆新儒家谈变化新京报:在这20年里,你觉得中国的新儒家思想(儒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儒学所而临的挑战,与20年前相比,又岀

5、现了哪些变化?陈明: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沿用港台新儒家的学术范式,从形而上学、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论证和肯定。现在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了很大不同,简单说港台新儒家或现代新儒家主要是在中西关系中把西方文化作为自己进行儒学思考、阐发和传承的背景和参照,通过把自己说成与之不同或与之相通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或价值。现在的大陆新儒家,则是在占今关系中开展工作,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思考探索儒学在今天应该如何调整建构,以重建曾经有过的儒家文化符号系统与国人生活、生命的实践联系,应对承担像国家建构、国族建构以及文化认同、身心安顿等问题。从儒家内部传承谱系来说,如果说现代新儒家所承接的是宋明理

6、学心性论传统,那么当代大陆新儒学则以公共领域问题为中心,所承接的是康有为问题。因为康意识到外部列强的压力、内部人权的诉求必须在传统得到传承、疆域得到维持的前提下求得解决。这也是儒家政治主张与左派右派的区别所在。由此展开,对五四的反思成为一个前沿问题,因为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都是在这个时期引进的,它的消极作用之一就是导致了近代救亡主题的被遮蔽。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今天对儒学的研究表现岀学科的广泛性,宗教、政治哲学、文化哲学、法学、民族学等即与此有关。谈权力面对权力儒家从不矫情新京报M需家与权力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这次座谈会上,秋风说,“可能儒家最基本的一个立场

7、是,不拒绝权力,也不恐惧权力、警惕权力,而是要引导权力、改造权力”。这种态度,其他思想比如自由主义也是如此,并且在制度上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设计与安排。在这一问题上,儒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想听听你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陈明: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因为忧国忧民,不仕无义,所以而对权力儒家从不矫情。儒家与权力的结合往往是通过个体的政治参与实现的,而经由制度设计可能要追溯到周公的制礼作乐吧。自由主义者实际也基本屈于这种情况。它们之所以有条件进行制度设计只因为他们后而有整个第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