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

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

ID:28371571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_第1页
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_第2页
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负压穿刺技术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穿刺技术应用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8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穿刺技术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输液,观察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迗到97.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负压穿刺技术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身体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负压穿刺技术;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

2、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及营养摄入的重要途径[1],做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并且提高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负压穿刺技术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138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法。首先约束好患儿,将患儿穿刺点处毛发剔除干净,然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选用4.5号输液器,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静脉明显处后移0.3〜0.5cm,针头保持斜面向上,与皮肤呈现10°〜30°角刺入皮肤,穿刺成功回血后,打开输液器开关,然后固定针头、调速、观察有无渗漏。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

3、采用负压穿刺技术。首先约束好患儿,将患儿穿刺点处毛发剔除干净,然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选用4.5号输液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液体挤去0.4〜0.6ml,左手夹住输液管反折处,右手持针,在静脉明显处后移0.3〜0.5cm,针头保持斜面向上,与皮肤呈现10°〜30°角刺入皮肤,当针头斛面完全进入皮肤后,松开反折处,使头皮针管腔内的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形成小负压[2],然后继续进针,回血后打开输液器开关,然后固定针头,调速,观察有无渗漏。3讨论负压穿刺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成功的静脉穿刺方法,相比传统静脉穿刺技术其有很大优越性。传统穿刺法往往很难掌握进针角度,对于肥胖儿,

4、皮下脂肪较多,既看不到血管,又不清楚血管走向,造成穿刺困难;而且,由于小儿头部的静脉又非常细,所以很难掌握穿刺深度,较为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而负压穿刺技术通过反折输液器前端,当针头进入皮下后松开反折处就会形成小负压,从而立即回血,减少了后续进针难度。另外,也易于掌握进针角度,当左手绷紧皮肤时,夹紧输液器反折处,针头进入皮下后松开反折,可以很容易进行针头的推送,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本研究中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迗到97.98%,明显高于对照组(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