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ID:24700191

大小:6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1页
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2页
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负压穿刺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负压穿刺法在小儿输液中的效果,提高小儿一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400名0-5岁的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法穿刺,实验组釆用改良后的负压进针法穿刺。结果在小儿输液中使用改良后的负压穿刺法比传统进针法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负压静脉穿刺法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关键词】改良后负压进针法;小儿输液;成功率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基木技术操作之一,穿刺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儿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由于小儿静脉血管细小,加上静脉穿刺时患

2、儿哭闹不配合,穿刺难度大,造成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者探究的问题。我科采用改良后负压穿刺法来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及分组选择2014年7只至2014年10只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0-5岁患儿400例,均为输液相对闲难的患儿,例如:肥胖,腹泻脱水,高热末梢循环差的患儿。4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进针法200例,改良后负压进针法200例,进行对照并观察。两种方法穿刺的护士、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穿刺环境、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宥可比性。1

3、.2材料两组均使用常州医疗器械总厂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袋式输液器,输液针头均统一更换为同一厂家5.5号针头。1.3方法所有患儿均由同一组护上操作,均采用5.5号头皮针。①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中周围静脉的穿刺和固定方法,核对解释之后将输液管排气,扎好止血带,选择好血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大于5cm,将排好气的输液管取下,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针头与皮肤成15o〜30o在距离血管约0.5〜1.0cm处进入皮下,再以5o〜10o沿静脉走向进入血管,见到回血再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少许以保证针头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内,打开调节器,常规固定,调节滴速。②实验组按传统输液方法排气,关闭输液

4、管调节器,将茂菲氏滴管上端皮管反折后用小夹子夹住。进针前松开调节器,左手挤压茂菲氏滴管排出前端液体约0.4〜0.6mL,同吋用右手在距针头20〜30cm处反折输液管并捏紧,左手关闭调节器。根据不同部位血管条件选择进针角度,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立即用右手松开调节器,此吋输液器管道中约有0.4〜0.6mL的负压,继续进针,一旦针头进入血管冋血会很及吋,避免盲B穿刺,见穿刺回血成功后,松开茂菲氏滴管上端小夹子即可,其余的操作同对照组。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从表1可见,改

5、良后负压穿刺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静脉穿刺法(P<0.01),说明改良后负压穿刺法确实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3讨论小儿静脉穿刺较成人难度大。因小儿语言表达力弱,沟通能力差,惧怕打针,哭闹,不易合作,血管短,不直,能见的血管少,而且冇些家长对各种治疗、护理操作不理解,心情紧张,心痛孩子,遇事易冲动,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使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传统静脉输液往往依靠看冋血来判断针尖是否进入血管,但临床操作中有些肥胖、发热、腹泻等脱水患儿,其血管充盈度差,需要输液吋往往进针吋的血管突破感不明显,用传统穿刺法往往难以掌握进针的深浅,容易穿破血管,产生渗漏,增加重复

6、穿刺的次数,其至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冇报道采用负压式静脉穿刺进针能明显提高成功率,此方法是进针吋左手捏住输液管或将输液管绕于手指3圈,右手持针,针尖进入皮下后松开输液管,此法虽有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左手捏紧输液管不能放松(如松一点点便有气泡冋进针头),此吋易分散护士的注意力,加之小儿血管差,哭闹严重,进针前左手需固定穿刺部位,如还需捏紧输液管,即左手冋吋要一手两用,笔者认为操作难度较大,稳定性差,不利于护士工作。改良后的负压穿刺法能冇效避免左手一手两用的状态,左手可以专门用来固定进针处的皮肤,减轻进针吋的疼痛感,还能更奋效的固定好要穿刺的血管,便于穿刺成功。采用改良负压穿刺法时

7、,护士见快速冋血而通畅,不会盲目再进针,避免针头进入血管而无冋血,或退针吋有回血,或继续进针而穿破血管壁,减少了重复注射的次数,明显提高了护士穿刺成功率。总结改良负压进针法的优点:1、无污染,无小气泡进入血管的无害。2、负压稳定,负压的大小可根据血管的大小可以适当调节。3、仅需单人操作,方便可行,不增加人力及物力的成本。4、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5、护士乐于接受,操作稳定、简单。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儿采用改良后的负压穿刺法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步推广。参考文献:[1]李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