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

ID:28371823

大小:71.8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_第1页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_第2页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_第3页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_第4页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葛洪《肘后救卒方》护理学成就【摘要】《肘后救卒方》护理内容丰富,主要有药物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技术。【关键词】《肘后救卒方》;护理学;葛洪护理古代称将息和摄养、看护,是探讨如何照料、看护病人的学科。《肘后救卒方》(以下简称《肘后方》为晋代著名道教医家葛洪所撰,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方书,有许多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记录,所介绍的许多诊疗技术至今仍具科学价值,本文兹就《肘后方》的护理学成就进行论述。1药物护理1.1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对于发挥药物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葛洪非常重视药物的给药途径,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肘后方》对每一方剂的给

2、药途径均作了说明,主要有口服、肛门、尿道、外用等。口服是中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药物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发挥作用,《肘后方》内治药物绝大多数是以口服为主。值得指出,葛洪还主张当病人昏迷或牙关紧闭时,以物撬开口予以灌胃。如《救卒中恶死方》云:“取牛马粪尚湿者,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强发之;若不可强者,乃扣齿下”。肛门给药主要用于大便不痛,尿道给药主要用于小便不通,外用主要是治疗皮肤疮疡疾病。1.2方药煎煮法1.2.1溶媒《肘后方》对于汤剂的煎煮溶媒在方中均作了说明,常用溶媒有水、酒、醋、蜜等,在前已述。对于溶媒的选择和使用量,

3、《肘后方》主要是依据病情、药量、药物性质、所需用量、服用方法等确定。1.2.3煎煮法《肘后方》的煎煮方法有先煎、后纳、兑入、烊化、兑冲。先煎是将某药物加水先煎,后纳其他诸药再煎。先煎的药物多属于各方的主药,或用量较大的而又适于加热时间较长者。先煎主要是为了使其药料充分释出,以突出其功效,如茵陈蒿汤中的茵陈等。有的药物先煎是为了易于采取某种特殊的去取方法,如麻黄汤先煮麻黄,目的是为“去上沫”。这与现代汤剂的先煎只是单纯用于质量坚硬难于出料的介、石类药物和有毒药物有所不同。麻黄先煎去沫可减少毒性;茵陈先保证煎出液中具有清热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的浓

4、度,破坏挥发油,缓解对胃肠的刺激。后入是加水先煮其他各药,后加该药再煮。一般多用于易出料而加热时间过久会影响其药效者,如梔子豉汤中的香豉,后入可以减少挥发性药材有效成分的损失;贵重、量少的药物待汤成后入,和令相得内服,则有利于充分利用药物;胶类、糖类及禽蛋类药材后入以避免胶质、糖分溶解后影响其他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烊化是待诸药煎取汁滓后,纳入该药物再加温溶解,多用于盐类、胶类及其他易烊化的药物,如芒硝、阿胶、胶饴等,既可避免胶类及饴糖等粘附在药渣内造成浪费,又可防止同煎时这些药物溶化后药液浓度过高而影响其他药物成分溶出。兑冲是待其他药物煎成

5、去渣后,将该药物和入搅匀而不再加热煎煮,或稍稍加热微煮的一种汤剂制法,多用于不适合煎煮而可直接服用的药物,如猪胆汁、人尿、鸡子黄等。值得指出,《肘后方》还提出了煮散,如《救卒客忤死方》载:“桂一两、生姜三两、梔子十四枚、豉五合,捣,以酒三升,搅,微煮之,味出去渣,顿服”。散剂比表面积较大,煮之更易使有效部分溶出,对于急症来说,煮散与饮片煎煮相比较,不仅可以缩短煎煮时间,而且有效成分更浓,更能应急,能赢得救治时间和提高成功率。煮散自葛氏提倡推广后,倍受历代医学重视。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载“续命煮散”,卷十二载“茯神煮散”。宋代煮散被广泛

6、采用,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者殊少,近世用汤者全少,应汤皆用煮散”。《太平圣惠方》、《太平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济生方》、《小儿药证直决》等均有大量的煮散记载。现代中医继承了煮散剂型,并有所发展,《蒲辅周医案》就有煮散的论述。研究表明,煮散可以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率,节约药材。有人报道,单方选用甘草,称取入方量1/2量,粉碎成2mm颗粒,与全量饮片在相同条件下煎煮,按《药典》方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总煎煮效率半量颗粒为79.01%,全量饮片为51.35%,煮散效率明显提高。当今推出的中药超微饮片,可

7、谓是对煮散剂的发展与创新。1.2.4煎煮时间和煎煮量《肘后方》对于煎煮时间主要是依据所用药物和治疗病证,以加溶媒量和煮取量来表示的。如《救客忤死方》曰:“麻黄四两,杏人七十枚,甘草一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令咽之。”《治卒上气咳嗽方》云:“麻黄二两,桂、甘草各一两,杏人四十枚,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也有一些是以溶媒是否沸和沸的次数表示,如《救卒中恶死方》云:“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曰:“疗腹内诸毒:都淋藤二两,长三寸,并细锉,酒三升,合安罂中,密封,以糠火烧四边,烧令三沸,待冷出”。《肘后方》方煎煮后的药液量在1

8、〜7升之间,其中取1升者29方、1升半16方、2升者46方、2升半10方、3升40方、3升半4方、4升6方、5升5方、6升3方、7升2方。这种以煎取量和沸次来确定煎煮时间、煎取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