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

ID:28375175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_第1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_第2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_第3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_第4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金融论文范文:阐释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word版下载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损害的原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目前学者对于权益受损的理由分析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的特殊性、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存在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这三个方面。但这些都是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表层理由,最深层的理由在于银行业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银行业;消费者

2、损害;垄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利经济崛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欣欣向荣的同时,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争议纠纷数量也节节攀升。作为金融服务主要提供者的银行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热门领域。201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金融保险类案件2024件,占投诉总量的比重市2011年同期的0.7%上升到0.8%,其中涉及银行卡服务投诉586件,有关银行卡收费项目多、收费不透明等理由深受消费者诟病。[1]可以说,银行业成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灾区。多位学者曾深入剖析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的理由,本文将对此作简要介绍,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寻

3、找到最终的“幕后推手”o一、国内对理由分析的研究冃前状况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近年来对银行业消费考权益保护不力的理rh分析,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金融消费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金融商品的复杂性和金融消费者的突出的弱势地位[2]。金融交易以金融服务为主,不具有外显的质地、做工等要素可供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与生活消费中消费者依据生活经验即可判断商品优劣不同,金融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交易决策完全依赖于银行一方所提供的商品信息。市于金融商品在风险成因、利润来源、成本构成、费用负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壁垒,再加上交

4、易过程中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交易术语,因此,即便银行能完全履行披露信息的义务,消费者也难具备交易要求的专业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交易弱势尤为突出。第二,我国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存在缺陷。有学者指出,我国在立法上更强调公权力的干预,注重对市场主体准入、业务开展范围、资金储备和运用规则、市场退出机制的规制,法律关系上更多地体现为国家与商业银行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甚至更注重对金融机构利益的保护,经常忽视金融消费者保护,即使《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将“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也是与

5、“保护商业银行利益”并重,没有突出强调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倾斜保护[3]。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相关规定散见于基本民事法律和监管规定中,这些法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未形成保护体系,缺乏可操作性[4]。而作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基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则重在对生活消费者的保护,是否适用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则存在疑问[5]。但即便《消保法》适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由,1993年制定的《消保法》也相对落后,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缺乏界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缺乏细化规定,亟待完善⑹。第三,我国

6、金融监管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监管机构公布了全国统一的投诉电话,明确承担和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在银监会内部仅有一套信访制度,缺乏权威性,难以有效地解决纠纷[7]o这主要是由于法律对金融监管机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职责规定并不明确,比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在笫三章系统地规定了银监会的监督管理职责,但重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合规、审慎经营、准入退出的监管,没有具体条文涉及对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8]。有学者指出,我国金融监管保护消费者不力的理由在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没能成为金融监管的基础价值,往往让位于

7、做大市场规模的冃标,日常监管行为成为了运动式执法[9]。二、对研究目前状况的评述应当说,金融消费的特殊性、立法保护的滞后性以及监管机构的不作为的确导致了目前中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雨飘摇的目前状况。金融消费的特殊性拉大了消费者与商业银行的强弱差距,立法的失范使消费者在遭遇侵权后无法可依,而监管机构的无为对消费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至此,似乎我们已然找到了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失败的“罪魁祸首”。然而,如果我们假设这三个方面已经是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所要主要诱因,进而希望能对症下药的话,我们便会陷入困局:对于金融消费的特殊性,由

8、于无力转变商品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势,我们能做的似乎不多,只能通过加强对金融消费教育来引导消费者。对于立法保护的滞后和监管机构的不作为,正如众多学者所言,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细化对消费者知情权、隐私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的规定,并通过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