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

ID:28377487

大小:63.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_第1页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_第2页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_第3页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_第4页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反思闫虹霖通江县碧溪小学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育状况不断改善。我县属于边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原因使得部分学校位置零散,不利于师资配置,从而造成我县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随着政府对边远农村地区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引起了我县社会各界对边远农村地区教育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边远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就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总的说来我县边远的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依旧较为落后的原因很多,普遍存在的有大部分农村的中小学美术课流于形式、等同虚设;师资力量的

2、缺乏和教学设备的不完善等。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今天,尤其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开展以来,我县中小学美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育的不均衡依旧存在。走进秦巴腹地的通江,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巨大的反差。通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城,又是国定贫困县,农业产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70%(《通江的现状》),通江4116平方公里中有95%以上属于农村山区。这些现状与特点直接制约着我县边远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通江县边远农村美术教育的基础建设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很不规范、不完整。小学美术课作为一门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人文课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构建完整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有不少差

3、距。这些缺陷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明显地凸现出来。对此本人在学习、工作期间曾做过一些调查和思考,在此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通江县边远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通江的美术就今天而言,从过去的口传心授发展到课堂教育,县城各中小学校的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美术熏陶,各个县城学校的美术教育系统较为完善,各种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各项校园活动花样众多……正是由于能受到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感染熏陶,能够接受科!1!学合理的美术教育,加之师资配置较为合理,才使得城区孩子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然而相对较为偏远的农村美术教育则普遍比较落后。据调查显示通江县部分边远农村地区小学美术课的开设只为应付上级检查(其中

4、以六年级毕业班情况最为突出),有的对上级制定的关于素质教育执行力度不够,或者美术课形式化(不是让学生对着书本no画就是让学生照着黑板临摹教师简单的范画),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一代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联想思维能力。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美术作业、没有美术考核、没有美术专业常规教研活动和常规检查,更别说学生参加省、市、县大型活动的体验了,更有部分边远农村学校(例如:村小)没有专职美术教师,美术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多为兼职。某些学校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美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产生的重要影响,轻美育重智育的思想和形式使我县部分边远农村

5、地区美术教育流于形式。此外,由于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简陋的教育设备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时代性、灵活性、实用性。通江县属于西部贫困地区、贫富悬殊太大、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发展速度慢、学校美术教育器材缺乏、教育设备简陋、学生甚至都买不起学习用具……总之,这些先天性的条件制约了边远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二、改革课程改变教材,使之适应通江县边远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通江县边远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原因,提醒我们要对边远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作为基层一线教育者要在顺应教材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属于我县当地农村的美

6、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我们要充分发挥和挖掘我县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利用自然环境作为美术教育素材,依据我县自身特点大胆探索,变劣势为优势。“万山环列,诺宕濛回”,这既是我县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是我县宝贵的美术教育资源,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有着优美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同时我县传统的土木结构民居、人们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可以说是相当好的教学素材,农村孩子对这些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加之,现今所使用的美术教材往往都渗透着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充满了都市色彩和浓厚的西方美术文化观念。即使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以都市人猎奇的眼光来欣赏和判断,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

7、脱离农村学生鲜活的生活感知和体验,远离了他们的文化氛围。(-)改变课程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作为通江县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实际条件,贴近学生实际,及时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与本地生活经验,周边环境相联系,运用生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充分发掘我县的红色文化、特色银耳文化、溶洞文化,用绘画、摄影、泥塑多种表现手段,让农村学生尽情表现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增设一些具有地方生活情趣的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