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

ID:28388713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_第1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_第2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_第3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_第4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陈秀娜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审美教育的显著特征是诉诸形象的感染,通过情感愉悦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它不像德育、智育那样需要采取有约束力的、强制性的措施,需要运用理论的、说服的方式;而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与共鸣,使人在赏心悦

2、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显著特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审美为方式的教学活动,它兼有语文教学和审美活动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形感人如果说,智育以知启人、德育以理服人的话,那么,美育则是以形感人。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美,都是以其異体形象来唤起人们的美感的。离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就没有审美对象。审美离不开美的具体

3、形象这一特征,决定了审美教育首先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和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以形感人是审美教育的基木手段,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作品用语言来叙事抒情,既不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创造视觉形象,也不能像音响艺术那样直接创造听觉形象,但它仍具有以形感人的审美教育功能,这是由语文教育的独特的审美特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语文教科书,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文字。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曲曲折

4、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幵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卢似的。这吋候叶子与花也冇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吋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些生动的描写初到学生的眼里,不过是一行行的文字,只有了解了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

5、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出现鲜活灵动、呼之欲出的生动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也就是说,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项脊轩志》中的“祖母至轩,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通过这一生动的细节描写,祖母怜爱欢喜之情、笑谑嬉戏之态,跃然纸上,学生通过祖母这一形象,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语文教学中审美形象的间接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形象可以包罗万象,可以超越时

6、空,可以是人们在想象中“看到”的一切立体的、新鲜的、美的东西。要把这些用语言表现出来的间接形象变成学生头脑中的具体形象,需要具有较强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审美教育中,不仅要注意以形感人,引导学生对审美形象进行感知与欣赏,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吋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二以情动人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作者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把他从生活当中体验到的感情传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又能够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澜,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并在自己动情的同时,激起学生的高尚情感。美育以情感为动力和中

7、介,扣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以美的事物和形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感动和共鸣,使学生在兴奋和激动中怡情养性,最终获得精祌上的快慰和满足。以情动人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又一显著特点。在语文审美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感性形式的感知为前提。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激发情感的原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强烈。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的吋侯,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形象的描绘,更要引导学生用身心去感受浸泡在这些景与物中的作者的审美情感。比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吋,教师首先

8、要引导学生感知文中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冋吋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作者在母亲这一形象中融注的无限情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想象与联想,从而对母亲这一形象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真切的感受,情感活动才能得到升华。讲授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也应该引导学生先感知象征着进取精神的马的形象,感受马作为崇高的化身这一形象寄托作者自己对不受羁绊的自由生命境界的追求的感情。讲授《项脊轩志》吋,让学生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