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ID:38474496

大小:16.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十分重要,它让学生积累审美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在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因此,阅读教学中美育,就是要以语文中所蕴含的各方面的美的因素来让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主题词: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如何,人总是要凭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过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路。”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应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

2、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一、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

3、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

4、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二、再现英雄事迹,感悟人格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人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充满了鞭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潜移默化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向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学习。然而,小学生并不熟悉这些

5、人物,感受他们的人格美具有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向他们学习了。我们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电教可跨越时空的特点,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优秀人物的言行,领悟他们的精神美,从而激发起向他们学习的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如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董存瑞要“舍身”炸暗堡的原因,分析除了“舍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进而体会董存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又播放了董存瑞炸暗堡时的一段录像,课文中榜样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最后,图像停留在将要爆炸的那一瞬间,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

6、情感。这样,从理解字面意思上升到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崇敬,进而又与人物的思想产生共鸣,达到了美的境地,培养了美的情感。三、启发想象,感知形态美感知是儿童参与审美活动的直接途径和心理基础。唯有形状、色彩和声音等可感性具体形象,才能刺激儿童感觉器官的兴奋,从而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审美感知。要感知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各种美的形态,必须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形象。因而,需要从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去寻觅。如《鸟的天堂》一文,第一段写傍晚时分,作者和他的朋友划船去游玩,描绘了鸟的天堂所处的特定的背景。教学时,教师以“向着河中心移去”的“移”字为突破口,让学生讨论“移”字能否改成“驶”

7、字?为什么会听到“一曲音乐”?同时,又板书“太阳、山坡、红霞、石子路、小船、竹竿、河面”等表示物象的词语,作为学生探景的拐杖。继而,教师又用“美”的声调,平静幽雅的语气,以白描手法描绘“乡村黄昏图”:“天晚了,太阳落山处,留得一抹灿烂的红霞,一条洁净的石子路从乡村蜿蜒而出,静静地躺着。石子路的尽头是条大河,河边几棵大树下停着几只小船。”“移”字的咀嚼,“拐杖”的提示,绘声绘色的描述,开启了学生想象的思路,他们依据生活经验重新组合表象,从而感知了“鸟的天堂”多姿、宁静的形态美。四、、引导朗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