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ID:28391976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注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变得格外重耍。关键词:网络;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55-01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一方面给他们的学4、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

2、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带來了网络依赖、自我迷失、责任感下降、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本文重点关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一)网络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网络的信息是庞大的、繁杂的、无序的。每天当大学生浏览网贞时,就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涌到他们眼前,如果此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会迷失在浩瀚的网络屮。在网络上,只需要点点鼠标,或者动动键盘,就可以快速地切换浏览信息,变化关注点,但是这些信息很难在人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手段去辨别真伪,这种未经消化的信息会残留在潜意识中干扰大

3、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长期上网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因为大学生在网络上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不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去主动的概括和抽象,积极反思和寻求事物的本质。(二)网络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采取的某种态度,并由此产生的诸如喜、怒、哀、乐、惧、愁等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外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会导致一些人的情感活动异常。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必然会有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冲突。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情感氛围中,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在人际互动的情感中完成其社会化。网络具

4、有巨大吸引力,大学生迷恋其屮,阻断了社会情绪体验的渠道,造成大学生社会互动的障碍,影响其情感社会化的发展,导致人情淡漠,心理孤独和压抑。(三)网络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人格指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称之为“个性”。大学生过于沉迷于网络,逐渐脱离现实世界,造成人格发育的偏离,形成人格发展障碍。匿名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网上泼妇骂街,生活中却是温文尔雅;网上向你含情脉脉,生活中却与你同性;网上口若悬河,生活中却不苟言谈。一个人在网

5、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久而久之,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网络屮获得心理空虚和虚幻的满足之后,回到现实中可能变成一个没有信仰的“虚无主义者”,沉溺网络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间的角色转换,必然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会造成角色的混乱。二、网络环境下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大学生容易被网络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但是缺乏深刻认识和思考网络对g身素质的影响,对社会道德的冲击,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等。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

6、认识网络的作用,是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服务,绝不能让他们受那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迷失自己思想上、学业上的发展方向。(二)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大学生正处子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时期,易受丰富多彩的M络信息的困扰和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因此,要积极应对网络带来的影响,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还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举办专门的心理培训班;(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投入和研究,对冇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跟踪档案;(3)借助网络载体

7、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三)建立网络心理咨询的主阵地大学生易受网络的影响,而引发心理问题,高校要积极应对网络带来的这种挑战。运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使网络这种迅速快捷的交流力式成为心理咨询的重耍手段。心理咨询和网络的结合,拓展了网络空间,丰富了网络内容,心理咨询也有了新的形式。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等优势,幵设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知识,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幵设在线心理咨询使网络成为心理健康育工作者联系学生的新纽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教育活

8、动的新舞台,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课堂,交流心理保健的新空间。抓好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强的网络心理障碍咨询方案,纠正认知偏差,克服情绪障碍,发挥个人潜能,以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参考文献:[1]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屮国教育学刊,20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