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

ID:2524770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_第1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_第2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_第3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网民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计算机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力度正在不断地增长。有关调查显示,目前94%的大学生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使用上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群体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约有2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每天使用上网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54%的学生表示每天使用上网的时间为4个小时以上,26%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天使用上网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苹果、安卓等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微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和发布信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深刻

2、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开启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时代。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1.1难度加大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时间无屏障”和“空间无屏障”的时代,海量的信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由于目前我国互联网现有法律尚不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存在着漏洞,大量虚假、反动、封建色彩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生的价值取向及道德认知。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对事件有着自己初步的判断,但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缺乏政治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道德信念不够坚定。

3、面对网络所传递良莠不齐的信息,由于鉴别能力的欠缺,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判断事件的真伪,从而极易受到不良信息与不良思想的影响,容易造成认知混乱、人格异常、交际受阻、情绪冲突、网络依赖等几个方面网络心理问题。  1.2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依靠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通过讲个案、听大课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电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愿意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老师的直接灌输不仅不会被动的接受,还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挑战了教师

4、的权威,相比之下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已经老化,难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问题,从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效果,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对新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是网络的主体,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由于对网络文化和技术缺乏了解和运用,无法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更无法解决大学生因网络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教育者虽然掌握了网络技术,但由于网上教育缺少表情、形体语一言的交流,会丧失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

5、真实心态,用文字表达有时难以起到言语表达相同的效果,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2.1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当前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经常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但是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的影响,网络对社会道德的冲击,网络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为此高校可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征和需求建构起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功能系统,然后设计网站栏目和内容,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网站的管理,严格审查内容,规范内容发布流程,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

6、》、《校园网络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准确,及时清除一些错误、反动或者消极的言论,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心理健康网站,针对大学生提出的院校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投诉、举报等信息,及时登记办理回复,传播校园正能量。  2.2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  随着未来网络沟通将更加的快捷和通畅,高校要与时俱进,紧跟当今互联网领域的新潮流,鼓励心理教育工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还可公开校内心理咨询工的E-mail,这样可通过E-mail直接向心理咨询教师就有关心理问题寻求解答,教师在收到邮件

7、后以负责的态度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高校要安排网络心理工作室的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主要是记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反映大学生现有的心理面貌,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轨迹,从而建立动态监控体系。  构建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明确高校心理咨询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一定的分工与配合,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达成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只有将网络心理咨询作为现实心理咨询的有力补充,和现实心理咨询共同发展、互补互进,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