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ID:28398510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4页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50例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介绍颈椎手术和椎间融合器的知识,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颈托的佩戴方;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50例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关键词】颈椎病;椎间融合器;椎体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IR473.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5-01前言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高位截瘫,对生活和工作均造成很大影响。颈椎椎体融合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技术,在解除病变节段椎间盘压迫的同时,使邻近节段的椎体合二为一,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治疗效果良好。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椎椎体融合术50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5-55(4.1+-8.7)岁。55例慢性起病,病史1一10(5.3+-9.6)年;5例因外伤导致急性颈椎间

3、盘脱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不完全截瘫伴大小便功能障碍3例。1.2手术方法:简介在全麻下取仰卧位,C臂X线机透视定位使颈椎目标间隙处于一条直线上,以病变为中心,经颈前入路显露椎体前方。常规切除椎间组织,注意勿损伤上下终板。用中心定位器、角度测量器等辅助定位,选用适宜椎间融合器假体置入并在假体前方置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瓶并分层缝合。1.3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Odom评级11例优,3例良。复查时X线摄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发生假体偏移或下沉。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颈椎椎间融合手术是一种经典手术,患者患病时间长

4、,对该手术效果和成功率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失败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耐心与患者交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的必要性、方法、优点及术后康复程序、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创造舒适的环境,取得家人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1.2术前准备:2.1.2.1一般准备:①术前备皮,操作时防止损伤皮肤。②常规配血800ml;③完善各项检查;④术前常规禁食,禁饮,练习床上大小便。⑤为预防感染,术前晚给予有效抗生素。2.1.2.2呼吸功能锻炼:术前3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在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

5、于吹口哨的口型。该方法包括小量吸气,长时间缩唇呼气。呼吸按节律进行,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将气体呼出。同时呼吸次数较平时减慢(每分钟8-10次)。训练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②咳嗽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咳嗽,咳痰,咳嗽时按住胸部,嘱其深吸气,用爆发力使肺深部痰液咳出,每天3次。2.1.2.3唤醒试验练习:术前训练患者听命令动脚趾,以便术中及术后能正确理解医务人员的命令动脚趾,以及时发现脊髓有无损伤,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2.1.2.4颈托的佩戴方法:术前讲解使用颈托的目的,并演示正确使用方法,便于术后正确使用。佩戴时患者先取侧卧位,操作者用双手牵拉头部

6、,将颈托后半部置于颈项后面;再取平卧位,将颈托前半部置于颈部,使颈托前后边缘重迭,用固定带系紧。取下时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程序相反的顺序取下。术前3天开始训练,每天3次,每次30分钟。2.2术后护理2.2.1一般护理:患者术毕即戴颈托,搬动患者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另外3人站于患者右侧,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每3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第一天开始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防止喉头水肿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引流管的量,颜色,性质,每20-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确保引流通畅。正常每天

7、50-200毫升,色淡红,若引流量每天大于200毫升,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本组2例术后当天引流量多,血压偏低,及时给予输血后病情稳定,未发生并发症。术后24-48小时引流量小于或等于30毫升即可拔管,本组患者均于24-48小时拔出引流管。术后3-5天x线摄片了解椎间融合器的位置。2.2.2体位护理:平卧6小时后开始翻身,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操作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进行轴型滚动式翻身,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先将患者双膝环节屈曲,一手置其肩背部,另一手置于臀部,翻向一侧,背部垫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