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ID:28398583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_第1页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_第2页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_第3页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静脉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IR4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1-0-01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冠状动脉完全性或突发性闭塞后中断血流,导致心肌损伤或处于持续性缺血状态的疾病,英发生最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该病多为突然发生,病情进展快且后果严重,有较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牛活作息的不规律及牛活习惯的不合理,增加心肌负荷,致使本病发生率不断提升。目前临床广泛开展溶栓治疗,大量研究证实[1-2]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将濒临坏死心肌

2、挽救,将梗死范围缩小,进而将死亡率降低且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最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中尿激酶因具备有效性好、安全性高、成本低且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广受临床青睐。为具体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均与WHO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但满足下列条件:胸痛持续时间在0・5h以下且给予硝酸廿油舌下含服无效;心电图出现特异性改变;心肌酶谱上升。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35)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3、对照组中21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为42〜76岁,平均(54.8±6.3)岁;梗塞部位:13例为前壁,11例为下壁,11例为广泛性前壁梗塞;发病至治疗时间:23例为在6h内,12例在6〜12h内。观察组中23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40〜78岁,平均(55.2土6.9)岁;梗塞部位:12例为前壁,10例为下壁,13例为广泛性前壁梗塞;发病至治疗时间:25例为在6h内,10例在6〜12h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1.2一般方法两组入院后对心肌酶谱、CT(凝血时间)与PT(凝血酶原时间)及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予以检测,

4、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或硝酸甘油等。观察组釆用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给予300mg/d阿司匹林与300mg/d波立维嚼服,第2d用药剂量为100mg/d阿司匹林与75mg/d波立维长期服用。在100ml5%GS中添加2・5万U/kg尿激酶滴入,时间控制在0.5h内。结合APTT结果于5~12h行肝素治疗,每间隔12h给予0.6ml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5〜7d。开展心电监测,结合病情随时将12导联心电图记录下来,对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予以观察,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有无岀血倾向等。1.3冠脉溶栓再通标准[3]参照如下标准判定:①2h内胸痛症状消失或缓解80%或2h

5、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②2h心电图上抬高的ST段降低不低于50%;③血清肌酸激酶峰值不超过16h0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即刻判定为再通。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冠脉再通成功率对比见表1。3・?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诱因为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细胞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而坏死的现象,ST段抬高为其心电图典型表现。冠状动脉稳定斑块破裂后导致血小板粘附,将凝血功能激活后堵塞管腔,此为其病理基础。为此需尽早治疗本病,重点在于将血管部位堵塞状况改善,缩小缺血范围,改善与恢复梗塞

6、区血氧供应,进而改善远期预后。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主要影响因素为再灌注时间与再灌注是否完全充分。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洛栓与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高危高龄及存在心源性休克等合并症患者PTCA术效果更优。但该术式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故而使用受限。早期快速开展持久的静脉酮栓治疗可有效充分再灌注缺血心肌,将并发症减少后对预后予以改善,改善生活质量,即使在基层更院或偏远医院亦可应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目的在于将冠脉血流重建,将心肌梗塞面积缩小或控制。尿激酶无抗原性,可促使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变,将纤维蛋白降解后可溶解血栓,有确切疗效,为我国临床广泛应用的溶

7、栓剂。尿激酶相较于血栓纤溶酶原有更大的亲和力与更强的溶栓作用,且出血副作用小。加之应用该药物无需做皮试,应用方便,且具备促二磷酸腺昔酶活性作用,可避免形成血栓。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期间纤溶与凝血过程均存在,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溶栓治疗时应确保阿司匹林量足。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再通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5.7%,低于对照组1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相近⑷。综上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