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

ID:28398872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_第1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_第2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_第3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析韩立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0【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内科治疗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7例完全缓解、有效9例、无效1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结肠镜可明确诊断,选择正确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不明原因导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以及粘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常

2、被忽视。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2]oUC临床上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端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3]。目前,对于此种疾病的诊断主要使用内镜诊断技术,为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现对我科收治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木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58.2±4.5)岁;病程为6个月〜9年,

3、平均病程为(4.6±0.7)年;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内镜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均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确诊。1.2治疗方法⑴轻度患者单用柳氮磺毗噪/5■氨基水杨酸(SASP/5-ASA),重度患者SASP/5-ASA+激素或激素+免疫抑制剂者;⑵所有患者口服蒙脱石散(思密达)3“次,3次/d。同时用锡类散1.2g、庆大霉素8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出血多者加云南白药lg,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5d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急性期同I]寸接受抗生素治疗。1.4疗效评价标准①完全

4、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2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17例完全缓解、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o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是由Wilks提出,该种疾病病因不明确,属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显著高于亚洲国家[4],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下,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清舱,但是已知肠粘膜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在UC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

5、在肠道菌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岀现腹胀、腹泻、粘液脓血便等表现,在现阶段下,结肠镜是诊断该种疾病的主要手段,利用结肠镜可以确定出病变程度、病变范围与分期,诊断成功率高。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冋肠末段[5]。UC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发热、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复发性溃疡、周围血管病变、肺部病变、皮肤病变、眼病、肝胆疾病。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呈连续

6、性、弥漫性分布,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或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表现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者可诊断本病。U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内科治疗,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治疗三大类药物,临床治疗上基本以使用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对于UC的治疗,目前强调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营养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UC的药物治疗以柳氮

7、磺毗噪/5■氨基水杨酸(SASP/5・ASA)、皮质类固醇(CS)为首选。对于轻中度UC,无论诱导缓解或维持缓解,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效果肯定,为首选的一线药物。由于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使用水杨酸类药物SASP就可以控制病情。SASP是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口服后大部分抵达结肠,并在细菌的偶氮键还原酶作用下被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毗噪[6],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前者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同吋5■氨基水杨酸制剂与柳氮磺毗噪相比同样有效,在其治疗的60%左右的患者中,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