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

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

ID:28403415

大小:31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_第1页
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_第2页
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速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考清单·速查  一、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即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怎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神”指散文的主旨。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脉络),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散文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分为:(1)叙事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如《背影》,描述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表现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之情。(2)抒情散文:直抒胸臆或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如

2、《济南的冬天》,描述济南冬天的场景,体现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3)哲理散文:借助某种形象来讲述生命的真理,如《贝壳》,作者由贝壳图案的精美联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以及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提出自己的感悟:不应该辜负生命,要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三、散文线索(1)事件线: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2)人物线:以人物为线索。如《藤野先生》。(3)情感线: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4)实物线:以某一件具体(或某种赋予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5)时间线:以时间为线索。如

3、《海燕》。(6)地点线: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散文主旨常见角度:(1)说明道理。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阐述道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2)抒发情感。如《荷叶 母亲》,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3)表现品质。如《邓稼先》,作者通过深情回忆,表现了“两弹元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人格精神和爱国品质。(4)表达看法。如

4、《雪》,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3-五、散文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1.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如《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乏温和而又坚强不屈与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如《白杨礼赞》,开

5、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3.对比把两种相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做比较,鲜明地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如《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地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5.

6、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6.融情于事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例如《背影》,作者特写父亲“车站送别”“站台买橘”的动人情景,细腻刻画父亲的背影,使蕴涵在行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显露无遗。7.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如《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

7、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地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六、散文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3-(2)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文章更生动。(3)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抒发情感。(4)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5)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发人深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