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ID:28406316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_第1页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_第2页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大坪乡中心小学341418一、创设趣味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创设牛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牛在牛活情境中产牛学习需要。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一旦对一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而富有情趣的情境恰好是激发学牛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放动画等形式,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使用性、愉悦性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疑问,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圆的认识”时,

2、先课件演示“小动物坐着装有各种形状轮子的车进行比赛”的情境,猜测:谁会获得第一名?为什么?这时,“疑问”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心中产生了,“为什么装有长方形轮子的车,转不动呢?”“为什么同是圆形车轮,车轴装在正中间的就转得快呢?”……正是这一系列的“疑问”激起了学牛的好奇心,促使学牛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增加,激起学牛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甚至会产生探究过程中的意志力,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这是牛活实践中“需

3、要”的学习,对学牛更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牛主动发展。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智慧火花趣味化的情境固然能激起学牛的求知欲,但并非所有教材都能制成动画效果,或编成谜语儿歌等。还有很多公式的推导、定理的归纳、法则的概括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制造“认知悬念”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导入阶段我有意识地设置含有新旧知识矛盾的算式让学牛计算:156÷13和156÷1.3,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解答,第二题就卡住了。这时学生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

4、?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牛一系列的学习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能提岀自己的解题方法,同吋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三、引导动手操作,享受学习乐趣小学生还具有好动的特点,而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契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

5、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生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蒙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口理解深入、印象深刻。四、活化活用教材,激发创新潜能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这一岀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活化教材,变“以教材为本”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鉴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我们除了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选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还要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且可选择,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呈多极与多元状态吋,学生才会

7、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五、融数学于生活,开展学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可多渠道接受信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再限于课本与课堂。新课程下的数学必然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学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学习活动的吋空也以开放的形式而存在。这就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多学科的综合实践。六、巧用评价激励,品尝成功喜悦评价是一种获得或处理用以确定学生和教学有效性的论据的方法。单一的分数评价

8、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激励型评价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内心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吋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自信的学生更积极,缺乏自信的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有效地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地发展。参考文献⑴任建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科技资讯,2007年33期。[2]张秀丽浅谈新课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口期。[3]王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