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改革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

ID:28406780

大小:5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_第1页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_第2页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教育改革栾桂玲山东省招远市金晖学校265400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紧紧地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从原始社会开始,经历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到达当代社会,此间,它的地位得到不断的提高。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此,我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教育的课程改革,重视教育的作用,以此振兴祖国。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指导下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牛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2、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10个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如何适应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成为“标准”的有效执行者。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来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面临的问题。通过从教的这十年来,我发现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发牛了很多变化。现就音乐这门学科谈一下我的感受。一、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牛没有经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感到不会、不习惯,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我们设法鼓励、提示、引导,并着重注意了下列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牛自己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和构建新的知识。自主学习

3、时,要求学牛个体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做到心中有数,自我激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求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情感地投入,有内在动力地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持久。而教师则在课堂上创造让学牛感兴趣的知识情境,从而让学牛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反馈——鼓励或表扬;在学生困难的吋候设法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当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到乏味时设法让大家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想方设法使知识与生活产生联系,让学生感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成就感。二、教师要激发

4、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咅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咅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咅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尽可能选用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中,

5、可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加上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想交流的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咅乐学习中享受成功,是保持他们咅乐兴趣的有效方法。咅乐教学中的成功,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级别的奖励,主要是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出成绩,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然而,难度过大的“双基”知识是难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因此,把握知识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喜悦,不仅能使学生持久地保持音乐学习的兴趣,更是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动力,同吋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重视评价,更重视过程评价的目的是全

6、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及吋性评价,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教师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因为这些行为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自我状态,教师不应简单地给予否定,而应教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还应给予学生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合作性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的多样性,不要单一地评价。评价体系在情感、操作、认知等三个领域内以分层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既有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又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音乐教育评价形式也应多样化,采用民主、开放的评价

7、方式,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既可以用自我评定、师生评定、生生评定、社会成员评定相结合,以口试、笔试、活动测试相结合,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也可根据学生的发展趋势来评定。咅乐教育评价要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状况和集体唱、奏、赏、听音乐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上。而不应过分注重在培养音乐特长生的数量和音乐教育的名次排序上,以使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较好地结合起来。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