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ID:28407641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_第1页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_第2页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Cleanerproductionandcirculareconomy课程编码:21322120学分:2课程类别:必修课计划学时:32其中讲课:32实验或实践:上机: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推荐教材: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参考数目:曲向荣,《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张创、崔兆杰编,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初步具有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了解各企业实行清洁生

2、产审核和循环生产的必要性,常握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以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为学生以后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有一定审核能力。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坏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关和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

3、论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坏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发展状况,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坏境问题及其影响;理解生态坏境和城市生态坏境的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坏境污染。[教学重点与难点]产业与环境的关系[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挥着第二节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第二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资源和能源的定义和分类,世界主要资源和能源的储存、结构、消耗情况,掌握能源引起的世界性坏境问题:正确认识能源清洁利用的重要性,了解能源清洁利用的主要技

4、术;了解主要的新能源种类;充分认识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主要技术路线。[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资源与能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再利用的技术路线。[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第二节能源的清洁利用第三节资源、能源的再利用第三章:清洁生产建议学时: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常握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正确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政策的本质区别;了解典型的清洁原料、工艺和产品,了解代表性的环境标志;学握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掌握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5、;了解《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清洁生产评价、绿色产品、环境标志[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第二节清洁生产的工艺、清洁产品第三节清洁生产评价第四节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内容第四章:清洁生产审核建议学时: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清洁生产审计的发展背景,掌握清洁生产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现状调查和审计重点的识别方法,学会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核算,能够分析废物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了解清洁生产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原则,掌握清洁生产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教

6、学重点与难点]审计的基本程序,物流平衡核算,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市场、技术、环境、经济评估;清洁生产审计报告。[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清洁生产审核的由来和定义第二节清洁生产审计的程序第三节策划和组织第四节预评估第五节评估第六节方案产生和筛选第七节可行性分析第八节方案实施第九节持续清洁生产第五章:循环经济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了解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掌握循环经济的3R原则,了解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儿种途径;了解实施循环经济的儿种思路和类型。[教学重点与难点]循环经

7、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理论进化过程,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和技术类型。[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循环经济产生过程第二节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和类型第六章:生态园区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从自然生态到人工生态的转变过程;理解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差别,掌握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了解国内外典型生态工业园区的组成和结构;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了解生态农业的定义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8、,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从自然生态到人工生态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