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

ID:28420603

大小:68.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_第1页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_第2页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_第3页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_第4页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和对策摘要:在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背景下,浙江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先天不足的根基、待遇不突出、地理位置不占优、没有或缺少编制,在引进优秀毕业生、技术性人才和高级人才方面陷入困境。为走出上述困境,高校应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采取相应措施,如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争取事业编制、突出自身专业优势和为应聘者提供便利等。关键词: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近些年来,浙江省的民办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对浙江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办成分的发展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浙江这样一个私营经济较

2、为发达的省份,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目前大多是高职高专院校)一开始往往是由一些大型私营企业集团为满足其人才需要而创办的,其后才逐渐扩大、面向社会,并且(其中一些)升为本科。因此,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浙江省全省有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13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4所,民办专科院校9所①。2012年,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的普通本专科招生为4.08万人,在校生为12.87万人,分别占全省普通本专科生招生、在校生总规模的14.5%和13.7%[1]。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浙江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工作方

3、面陷入了困境,继而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困境一般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引进的人才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型人才,三是中高级职称人才。无论是引进哪类人才,民办高职院校都存在问题。(一)引进优秀毕业生方面的困境应届毕业生是浙江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之一,事实上也是比较容易引进的人群之一。应届生往往求职比较心切。然而,问题在于,最想进入高校的毕业生,往往不是高校最需要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发现,热衷于应聘民办高职院校的应届生有以下特点:第一,学历不高,许多只是本科学历,甚至还有

4、专科学历的人投简历;第二,专业往往学得不精,硕博应届毕业生中,大多数是跨专业的;第三,所学的专业比较冷门,这一点尤其对高学历的应届生适用,尤其是博士。浙江民办高职院校即使是在招聘应届毕业生上也处于劣势。某些优秀的毕业生,由于其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即使是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仍然受到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换言之,他们的就业余地仍然比较大,在进行比较与衡量后,往往不会把民办高职院校作为就业单位的首选。(二)引进技术型人才方面的困境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必须传授学生实用技能,因此,与本科院校明显不同的是,它们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实施

5、教学。技术型人才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各类高校,二是行业企业。在引进技术型人才方面,高职院校则面临以下困境。首先,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往往空有理论,缺少实践经验,对实用技能的掌握往往不到位,无法传授高职高专学生实用技能一一而这是高职高专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其次,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型人才往往有技术但疏于理论,学历与文化程度不高,既缺乏高校教师应用的教学能力与表达能力,又不利于髙校实现''双师型”教学团队目标。再如,既加技术又有学历与职称的技术型人才,往往能在行业企业获得较好的收入与地位,相比之下,高校能给出的收入显得微薄。因此,如果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愿意转

6、行来髙职院校教学。(三)引进中高级职称人才方面的困境民办高职院校在引进高级职称人才方面可谓是困难重重。目前,这些院校的中高级职称人才现状如下:第一,中高级职称人才占师资总量的比例偏少,满足不了院校的需求;第二,高级职称人才的年龄偏大,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单位退休的人员,或是临近退休、在其他单位退居二线的人员;第三,某些高级职称人才的专业并不对口,这些院校纯粹为了提高高级职称人才占师资的总体比例而引进他们,然后再为这些高级职称人才专门设立一些岗位;第四,一些专业,尤其是新设置的专业,甚至不能高级职称人才执教。二、造成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困境的原因在高

7、校之间的人才引进竞争中,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上明显处于一个劣势,造成浙江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方面的这个尴尬境地,除了外界的政治、文化、社会因素以外,其本身天生的缺陷也助推了这个局面。(一)符合要求的人才总量偏少中国高等教育于1998年扩招之后,我国高校总的生师比陡然增加,并在2002年达到顶峰,即19.00,近年来则介于17与18之间。相比之下,美国近年来高校生师比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在16与13之间[2]。而在扩招之前,我国高校生师比则在10以下。由此可见,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导致学生数目剧增,而人才培养的速度与质量则没有跟上高校的需求,也就

8、是说,我国符合高校需求的人才总量偏少,这是导致人才引进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如果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