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ID:28442150

大小:6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_第1页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_第2页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李新(山丙省晋中市中医院脑病二科030600)【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60-0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溶栓治疗。方法观察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药物溶栓治疗过程。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其中15例基木治愈,17例有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变化。结论药物溶栓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窗、血栓大小、阻塞部位、药物剂量、给药方式、脑梗死类型、血管阻塞程度等密切相关。【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尿激酶时间窗急性脑梗塞引起的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75%的脑梗死

2、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它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急性期溶栓治疗己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48例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急性脑梗塞皆为木院住院病人,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2],并经CT证实排除颅内出血,发病在6h内,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42〜70岁,平均(57±10)岁。合并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8例。出凝血时间正常。1.2治疗方法UK100〜150万U

3、溶于生理盐水100〜150ml中静脉滴注,于半小时内滴完。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一次,连用10日,溶栓后24h常规U服阿司匹林300mg/d,10曰后改为100mg/d。1.3疗效标准所有患者分别于、冶疗前和、冶疗14天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治疗效果。以治疗14d后评分结果评定病人的祌经功能改善程度[3】。疗效分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2、结果48例急性脑梗

4、塞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1.7%,其中15例基本治愈,17例有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6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出现神志朦胧,肢体瘫痪程度加重,复查脑CT梗塞区内并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病情好转。3、讨论3.1溶栓药物溶栓治疗是指通过纤溶酶降解血栓内的纤维蛋A和纤维蛋白原等物质,溶解血栓。凡能促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的药物均奋溶栓作用。主要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单链型尿激酶原(rpro-UK)等。尿激酶(UK)是0前国内溶栓最常用的药物。3.2溶栓治疗的具体问题3.2.1溶栓治疗的吋间窗缺

5、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呈渐进性发展溶栓治疗有时间限度,即时间窗。目前认为[4】,颈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吋间窗为3-6小吋;基底节动脉、大脑后循环的梗死和侧枝循环较好的前循环梗死可以适当延长吋间窗。3.2.2影响血管再通的因素①血栓人小和阻塞部位:颈内动脉系统远端血管阻塞的再通率较高。②溶栓药物剂量:UK有效剂量为100〜150万U。③输药方式: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效果好,尤其是动脉接触溶栓,但动脉给药的疗效与动脉导管技术有很大关系,而且动脉给药所需准备工作的吋间容易延误治疗吋间,实际两者疗效差不多。④脑梗死类型:同一部位的血管阻塞,脑栓塞比脑血栓形成,容易再通。⑤血栓形成吋间:

6、吋间越长越难溶栓。⑥血管阻塞程度:部分阻塞比完全阻塞容易,侧支循环好者较侧支循环差的容易。3.2.3溶栓的不良反应出血:①脑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与用药品种、剂量、吋间及病情不同冇很人差异。包括脑内梗死区出血和非梗死区出血。②其它部位出血:常有血管疲穿刺部位,泌尿道胃肠道出血,皮肤出血。过敏反应:UK过敏罕见且轻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皮疹和发热,出现过敏应停药,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参考文献[1]TreibJ,GrauerMT,WoessnerR,etal.Treatmentofstrokeonanintensivestrokeunit:anov

7、elconcept.IntensiveCareMed,2000,26:1598-1611.[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