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ID:28445210

大小:70.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4页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文章概述了ESP(专门用途英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将ESP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侧重点和改进点。关键词:ESP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领域国际间交往的不断加深,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备受各行业的青睐。作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客观上要求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学生在涉外交际中使用英语处理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的实际使

2、用语言能力。为此,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融合并突出英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应运而生。随着对ESP模式研究和应用的深入,ESP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发挥日益巨大,高职英语教学对ESP模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二、ESP理论概述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中文全称是“专门用途英语”或者“特殊用途英语”,是将英语学习与学科、职业和就业等各种需求结合起来,为满足学生的特定目的和特殊需求的英语课程,例如:商务英语、护理英语、旅

3、游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在各自工作领域中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技能。Steven(1988)认为ESP具有四个基本特性:1)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特殊需求而设计;2)教学内容与具体专业、行业相关;3)所采用的语言风格会围绕这些活动在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4)区别于普通英语教学[1]。ESP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具有明显的语言专业内涵,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的产物。三、将ESP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高等英语和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采用通用英语教学(EGP,EnglishforGeneralPu

4、rposes)。EGP指的是以培养学习者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为目的的英语语言课程。ESP相对于EGP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用型,具有“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的特点,能更好的应对不同就业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社会的用人需求倒逼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高职英语教学却摆脱不了普通高等教育“备胎”的低层次身份。无论是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设计上,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几乎沿用了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观,满足不了市场对人才知

5、识结构的需求。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既达不到本科英语水平,又没具备将英语与具体岗位实际联系起来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二)ESP模式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2000年十一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突出对学生职业性和岗位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2]。ESP教学正好为我们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观念和工具。ESP教学模式的重点不是简单的提供一种由低到高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力的阶梯式训练,而是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确定教学的立足

6、点和出发点,提炼出与特定的职业或学术领域相适应的英语需求,进而将英语中的词汇及语法融入实际工作内容,使学生逐渐具备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ESP教学模式与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三)ESP模式符合高职英语的教学实际。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本科的学生存在差距,且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时间短,所以不能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都兼顾,必须突出重点。ESP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设计和授课内容必须和职业活动紧密相关,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突出“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学习和运用”,“用中学,学中用,学

7、用统一”,符合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ESP教学模式注重语言与专业紧密结合,而非语言知识的简单堆砌,激发学生将英语作为专业学习工具的热情;在教学中有所侧重,而非全面出击,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能在学英语的同时开阔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四、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应用探讨当前高职院校ESP课程主要存在几种误区:一是在课程定位上“重基础,轻需求”,大多采用以语言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缺乏职业需求的牵引;二是教学模式上“重主导,轻主体”,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三是教学评价上“重应试,轻应用”

8、,将各类等级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围绕应试为中心展开,偏离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要求,制约着ESP教学质量的提高[3]。笔者认为高职英语ESP教学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