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

ID:2845469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_第1页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_第2页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_第3页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_第4页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 金属材料 教学案例#TRS_AUTADD_119732290873{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732290873P{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732290873TD{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732290873DIV{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732290873LI{ARGIN-TP:0px;ARGIN-BTT

2、: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一、--思路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

3、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围绕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使他们能对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二、教案题1金属材料授人覃鑑丽学校钦州市第一中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能力培

4、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

5、能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录相、上网查资料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等。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

6、验现象。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锤锤一下;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

7、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利用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

8、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