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孔明借箭》导学案

28《孔明借箭》导学案

ID:2849675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28《孔明借箭》导学案_第1页
28《孔明借箭》导学案_第2页
28《孔明借箭》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8《孔明借箭》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8、《孔明借箭》导学案课题:孔明借箭课型:自学+展示课时安排:两课时主备人:张新玲审核:五年级语文组小主人:编号: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

2、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故事的经过。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流程:围绕自学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老师补充学习过程:一、导入1、你知道四大名著是那几部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明借箭》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章节“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围绕自学提示学习。1、自学提示一:合作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小组展示。2、自学提示二

3、:(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文言文词句。(2)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小结: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古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精彩的故事。4、小组讨论:你觉得文言文与现在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代表发言。5、自学提示三:(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以“借箭”为线索将全文划分为三部分。三、小组展示。四、教师适时指导和补充。五、随堂练习(课件展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

4、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2、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课外进行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学习流程:围绕自学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老师补充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孔明借箭》这件事的经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二、找出关键词,贯穿课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吗?(神机妙算)2、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代表发言。3、有感情地读词语所在的句子‘三、围绕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诸葛亮的

5、神机妙算?从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写下你的体会。2、小组交流学习。3、组内预展。4、小组展示。四、老师相机指导和补充。五、总结全文此时,说你们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周瑜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请孩子们再读“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读出周瑜以及你们的佩服之情。六、再读课题,加深理解1、课题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等其他词?2、再读课题,读出敬佩之情。七、拓展阅读,感受魅力1、诸葛亮神机妙算、宽宏大量的大将风度,使心胸狭窄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后人曾写诗赞叹:(展示课件)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2、齐读诗歌。八、布置作业:课下我们去读读全本《三国

6、演义》,感受古典文学的美。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