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

ID:28497244

大小:72.2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0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_第1页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_第2页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_第3页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_第4页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问题[摘要]时效是被盗文物原所有人追索时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保护原所有人的追索权,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都倾向于对被盗文物的追索提供更多的保护并在时效上做特别规定。屮国切史悠久,文物众多但流失严重,更应重视被盗文物的追索及时效制度。本文将围绕被盗文物跨境追索中的时效问题,介绍国际条约和主要文物流入国及中国的相关规定。[关键词]文物;被盗文物;跨境追索;时效屮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81-02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和

2、文化,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而盗窃物交易常常给所有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通过私法途径向一国法院提起诉讼是原所冇人追索被盗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体法方面,善意取得和时效制度是横亘在原所有人面前的两座大山,原所有人常常因为这两项制度难以重获所有权。本文将围绕时效制度,介绍国际条约和主要文物流入国的立法模式并为中国提供借鉴。一、国际条约对被盗文物跨境追索的时效制度的规定国际社会早就开始关注文物返还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的公约,其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5年主持通过的《关于被盗或者非

3、法出口文物公约》(以下简称1995年公约)专门规定了被盗文物的返还问题,也包括时效制度。1995年公约于1995年6月24日通过于罗马,1998年7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有37个缔约国,包括中国、法国、丹麦、希腊、意大利、瑞士等。[1]公约旨在便利文物的返还和归还,且明确规定:被盗文物的占有人应归还该被盗物。关于被盗文物返还的时效,第3条第3款规定:任何关子返还被盗文物的请求,应自请求者知道该文物所在地及拥有者的身份之时起3年内提出;并在任何情况下自被盗时起50年内提出。1995年公约将起算点规定为“

4、自请求者知道文物所在地及文物拥有者的身份之时”,而非被盗之円,考虑到文物盗窃的隐秘性,这样的规定更为合理。盗窃者盗取文物后,必然采取隐秘的方式处理以逃避追索,因此了解文物所在地和其?碛姓叨栽?所有人而言本身就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其耗时非数年可及。若从被盗之日起计算返还时效,对原所有人极为不利,且为盗窃者逃避法律提供了途径。此外,规定50年的最长时效又有一定合理之处,因为盗窃者一般足为获利,力逃避法律可能短期内将文物隐藏起来,但隐藏50年就违背了当初盗窃的目的,可能性不大,且相隔50年,原所冇人的追索意

5、愿和情感伤害也会有所减轻。但是公共收藏等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即使经过50年或75年,国家也不可能放弃追索,因而对这部分文物,条约规定不受最长时效限制。条约还为各国提供了声明保留的权利,缔约国可声明受75年或该国法律规定的更长时效限制。1995年公约关于时效的规定更倾向于保护原所有人的利益,因为公约认为“文物方面的非法交易”经常引起“无可挽回的损害”,公约的宗旨在于“便利文物的返还和归还”,但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又规定了最长时效,试图在保护原所有人利益和市场稳定之间寻找平衡。二、主要文物流入国的相关规

6、定(一)欧盟1993年欧盟制定的《关于返还从成员国境内非法转移的文物的93/7/EEC指令》(以下简称93/7/EEC指令)规定了文物返还的时效制度,耍求成员国在立法屮规定根裾此指令进行的返还程序应在请求国知道文物的所在地和占有人、持有人的身份之日起1年内提出。任何此种程序在文物被非法转移出请求国境内之日起30年后不得捉出。另外,对于公共收藏和教会文物,返还程序受75年的时效限制,如果在成员国境内返还程序不受时效限制或者根据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协定期限超过75年,则可以不受75年的时效限制。该指令同19

7、95年公约的立法模式相同,规定了追索时效和最长时效,并对公共收藏等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文物给予特别保护,但期限却比1995年公约缩短很多。另外,2014年5月15口欧盟通过一项新指令,并于2015年12月19日起生效,该指令将提起返还程序的时效期间从1年延长至3年。[2]但上述两指令仅对欧盟成员国有效,并不直接约束成员国国民,成员国需将其转化成国内法后才对其国民有约束力。例如,英国于1994年出台的《文物返还条例》,就是为实施93/7/EEC指令而制定。该条例关于时效的规定与93/7/EEC指令相同,

8、但与英国《时效法》相差甚远。根据《时效法》,对被侵占财产提起的诉讼受6年时效期间限制,从诉因产生之日起计算,而被盗物不受6年时效期间限制。如果被盗窃财产被恶意购买人取得,原所有人可向其要求返还,且没有时效限制;如果被盗财产被善意购买人取得,原所有人应在购买之日起6年内要求购买人返还,这里的购买日指第一位购买人购买之日。虽然对于恶意购买人没有时效限制,但多数情况下,文物原所有人面对的都是善意购买人,受6年时效限制,这种起算点对被盗文物的追索十分不利。但根据《文物返还条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