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ID:28512642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_第1页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_第2页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_第3页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_第4页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摘要】因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当代日本人的道德观在过去传统的儒家思想上,加入了很多有关生命、健康、人性、民主、自由的内容;当代H本的道德教育除了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程进行外,还通过学校整体活动、校外各种组织及家长们全社会的力量进行辅助教育;日本的道德教育具有目的明确,教育内容清楚详细,内容的编排和整理具科学性,教育主体广泛,整个社会参与,教材灵活实用等特点。【关键词】日本道德道德观道德教育特点【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

2、03—0037-03在曰本,道德通常被认为包含冇两个方面的内涵:道德规范和道德心。道德规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或团体中全体成员应该遵守的、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被认为应该遵守的规则及行动的方针。道德心则指的是对行为的好坏进行区分的判断力、遵从道德规范行事的意愿和能力等。道德规范不是命令的体系,而是禁止的体系。它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参与制订的,而是社会外部通过约定俗成或集体共同制订等途径得来的。而且,道德既具有通过强制力使它得到实现的义务性,也具有如果遵守它便能从社会屮得到好结果的利益性。曰木人的传统道德观因为受到中

3、国儒教思想尤其是《论语》的巨人影响,“忠”、“孝”、“仁”、“义”、“人情”等中国人熟识的传统道德观是构成日木的传统道德观的基础,过去日木天皇也把德治视为统治社会的目标,武家时代的武人更是把“尊上导下”、“忠君孝亲”等儒教道德视为根本,把“努力、忍耐”等修身行为看作美德。但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学习西方文明,实行“文明开化”,引进西方价值观,H本人的道德观也为之大变。在传统的忠、孝、仁、义、人情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有关生命、健康、人性、民主、自由等的内容。在日木人眼里,道德规范既与礼仪礼节或禁忌等习俗

4、有关,有些还形式化成了具体的仪式庆典等。与中国一样,日本是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国家。过去的曰本,贵族上流青年须到官办或贵族学校学习儒家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以便管理国家或地方事务;武家统治时代,武士修习武功的同时亦须修习儒家经典,进行修身,提高自我道德水平,以便为公家管理各种事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行“文明开化”运动,大力开办学校,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价值观,通过学校进行普及教育,这个时期学校里的“修身”课便是道德教育课。二战期间,H本的“修身”课曾用来鼓吹军国主义思想。二战后,“修身”课恢复为

5、“道德教育”课。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近代以后也就是二战以后日木人的道德教育观。円本现行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人所应有的状态,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心以使人生过得更好。也就是学校道德教育和冃的是耍培养学生对生命有尊重之心,对他人有体谅之心,对善恶有良好的判断力,内心丰富,有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这种良好的生活能力,指的是与他人协调地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能力。而要培养“生活能力”,则有“丰富的人格”是重要的因素。有“丰富的人格”指的是对美好的事物心有感动,有极强的正义感

6、,对事物有正直公正心,有尊重生命与人权的理念,有对社会作贡献的精神,有自立心和自制力,有责任感,对人有共生的理念和宽容心等,具备丰富的道德价值的人格品德。这些是作为人类社会一员主动地生存下去的基础素质与能力,也可称为丰富的道德心。曰木人认为,人的道德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体验、实践进行学习而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往往会由他律到自律、由主观到客观、由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看问题、由只考虑结果到考虑包括动机在内的整体事件等,其认知世界的内容和做事的方法也会随之而改变,其对道德

7、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儿童的心理特征显示,儿童会固执于某一习惯,但又容易因暗示而作出改变。也就是说儿童如果习得了某种习惯,不会轻易地放弃,但是一旦因为暗示而获得新的习惯,又会固执于新的习惯而不放。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从学龄前即孩童时期开始最合适。为了促进个人道德心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与之成长阶段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例如:幼儿期是促进道德观的萌芽;儿童期是通过体验活动,做好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准备,并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行事规则;青年时期要

8、养成自觉的道德行动;到社会上工作后则要学习掌握各白从事的工作的职业道德。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在遇到具体的事件时,都会体验到内心感情的纠结。同时,因为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所以道德心的养成和教育也渗透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合。在家庭,父母或年长的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在学校,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单位或企业,单位及企业有责任对新人或新手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当代日本人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日本人认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养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