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ID:28520622

大小:4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第21课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21课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1课新文化运动_第3页
第21课新文化运动_第4页
第21课新文化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1课新文化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①国际:帝国主义者(英国,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1916年,洪宪帝制),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继续寻找新的救亡之路。②经济政治: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文化:一方面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另一方面,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保守与革命尖锐对立.2、兴起:①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后改为《新青年》。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现代著

2、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钱玄同(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废除汉字。提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刘半农(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其弟,音乐家刘天华)等。....③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④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中心。(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

3、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⑤主要阵地:《新青年》。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科学⑥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大量出现。《民国》、《少年中国》、《新潮》.青年组织各种团体,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创建新民学会.)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德先生”和“赛先生”①提出:《青年杂志》创刊号②民主(“德先生”):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反专制反特权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4、理念,也指人民主权,民选政府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制度。③科学(“赛先生”):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技知识,还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④目的: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救国救亡的思想.⑤影响: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民国期间留学热潮形成。2.“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①“打倒孔家店”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起的猛烈攻击.吴虞(胡适称他为

5、“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第一次喊出了这一口号。行动:陈独秀接连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分析指出孔教与帝制的因果关系,并主张毁孔庙而罢其祀。这意味着彻底放弃对儒学的依赖,重建中国文化.实质:对中国几千年的以儒家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②批判旧礼教批判旧礼教是把“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向纵深发展,向更多的普通知识分子普及这些思想.方法:鲁迅通过文学作品对旧礼教,旧道德做了最生动,最直观,也最为猛烈的抨击,以此来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③影响:扫荡权威、破除偶像,为后来

6、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3.胡适与白话文(文学革命)①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②标志: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③内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形式),文学革命八事(P-90);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内容)。“她”字④代表: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⑤影响:第一,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第

7、二,出现了最早的一大批白话文新文学作家和作品。第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力量,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4、文化的平民化①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概念: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蓬勃发展。内容:民主、科学、新道德。传播形式:是白话文,这实际上是新文化运动向社会群众普及的过程。对象:城市中下层平民目的: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