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

ID:28548738

大小: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_第1页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_第2页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_第3页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_第4页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核心时代,在这个时代,除了儒家,道家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墨家学说。据《庄子》﹑《韩非子》等文献记载,墨家学说是由墨子所创立,其弟子和后学所推进和弘扬,并足以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又相互补充的“显学”。用孟子的话说,时下“朱杨,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又用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的话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墨家学说,给予去粗取精的消化理解,增强智慧和文化知识素养。一.墨子其人,其说墨子,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据晚清著名墨学大

2、师孙诒让考证,其生卒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当代国学大师任继愈说约在公元前480年至前420年之间。尽管说法不一,但墨子是紧接着孔子而活跃于中华大地的第二文化巨人,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墨家学说是适应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从社会的阶层来说,墨子是一位“士”(知识分子)。成为一位学派首领以后,他又是一位对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有深思熟虑的理性自觉的士。正如墨子自己所言:“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贵义》)据《吕氏春秋·当染》篇记载,周王朝礼官史角的后代居住在鲁国,墨子曾向其学习。又据《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认为儒家的礼节

3、仪式繁琐而不易实行,“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对儒学采取有保留的批判态度,在肯定孔学中有“当而不可易”(适当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的同时,又提出一套系统的﹑....有独自特点的学说,即墨学。墨学与先秦其他主要思想学说相比,更多地带有平民色彩。在一定意义上说,墨学是一种平民的显学。大量资料表明,墨子具有突出的平民的形象和思想品格。老百姓,劳动者当时一般称为黎民,黔首,就是说长得比较黑,大约与劳动中风吹日晒有关。而墨子恰恰也长得黑(“先生之色黑”《贵义》),与劳动和劳动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墨子及其门徒曾亲自参加并终生没有完全脱离手工业生产劳动,熟悉各种手工业技艺,所以经常随

4、手拈来的用手工业生产技艺作为谈论社会政治伦理的譬喻资料,并自觉地总结工业技艺为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力学,光学,简单机械学等。正可谓,存在决定意识,谁熟悉什么就经常想什么,说什么。就人文精神而言,墨子从“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的劳动者的深切体会出发,发现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乃在于是否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从事生产劳动,并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命题,具有深远意义。墨子出身平民,关心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他曾经大声疾呼,“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非命下》)。进而提出了“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老而无妻子者有所待养

5、﹑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以长其身”(《兼爱·下》)的社会理想。墨子反对任用“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尚贤·下》)来治理国家,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尚贤·上》)。代表和反映着绝大多数劳动者经济政治权利和社会的进步。墨学....的文字载体主要是现存的《墨子》一书,该书是墨家学者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其中《尚贤》至《非命》等篇阐述墨子的十大命题,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亲士》至《三辨》诸篇为墨学之杂论,是上述墨子论题之引申发挥。《非儒》以及《耕柱》至《公输》各篇为墨子及门人的言行,题材类似儒家的《论语

6、》。《经上》至《小取》6篇一般称为《墨经》或《墨辨》,为墨家的逻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专著。《备城门》至《杂守》诸篇是墨家军事著作。即整部《墨子》所体现的墨学是一个囊括百科,内容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体系,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一.囊括百科:墨学的主要内容墨家学说《墨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翼,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逻辑,自然科学(技术)等学科知识,主张的百科全书。(一)尚贤,尚同:为政治国之根本所谓“尚贤”,就是任用贤能,即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他说:“尚贤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

7、也”,“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尚贤·中》)。明确地提出了“尚贤为政之本”的口号。为何要尚贤,又何为贤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墨子的心目中,贤良之士就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尚贤·上》),就是德行忠厚,道术(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才干和知识)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尚贤论是墨子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针对当时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贵族官员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让平民百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