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

ID:42112393

大小:284.0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二、墨子及墨家学派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约公元前479年~前381年)鲁国人《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一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

2、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近代学者钱穆的《墨子传略》从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古人犯轻刑,则罚作奴隶苦工,故名墨为刑徒,实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为极。墨子和弟子们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样,就被称为墨了。而历史上西汉淮南王英布遭黥刑后称为黥布,也是一证。而翟确实是名,因《墨子》和《吕氏春秋》记载墨翟,往往称“翟”。虽说墨子的姓名不可考,但他长得黑却是真的,人称:阿黑哥,小黑。《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

3、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有10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一)主张重利强本、非命强力1.墨家的义利观:墨子反对讲义不讲利,主张用“利”来衡量一切。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乃“天下

4、之利”利于人则要努力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法之治”。“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其理想是“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2.强本重工商墨子还明确提出了“强本”、“固本”的主张。“天下群百工”,“使各从事乎其所能”司马谈对墨家做了如下评价:“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3.非命强力:“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述,非仁者之言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提出“强力从事”的著名论点。墨子认为,必须克服懒惰倦怠的不良风习,树立强力进取的精神,他提出“强

5、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暧,不强必寒”。世间的治乱、安危、贫富、贵贱完全是由人自身努力与否决定的。(二)、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认为节俭则昌,淫逸则亡1.节用:司马迁认为墨家的基本思想是“强本节用”,所谓“节用”即节制消费,主张人民要勤俭持家,统治者则要减免一切劳民伤财的费用,不要无限制地挥霍人民的血汗。他指出,当时的王公贵族在衣服、饮食、宫室、舟车、丧葬诸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比如,穿衣本来是为了“适身体,和肌肤”,而王公贵族却一味追求豪华,“非为身体,皆为观好”,千

6、方百计地置办“锦绣文彩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殚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结果却剥夺了人民的衣食之财。当时的王公贵族吃饭也十分讲究,一顿饭往往要摆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大盘小碗,布满一丈见方的桌面,“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上行下效,整个统治阶级几乎都大讲排场,崇尚奢侈,搞得老百姓却没有饭吃。住房本来是为了避潮湿,御风寒,“足以别男女之礼”。而王公贵族们则大造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极尽豪华。交通工具,本来只要“全固坚利”,足以“任重致远”就可以了。但王公贵族却纷纷“饰车以文彩,饰舟以刻镂”,征发大量的男女劳

7、力,使得男不能耕稼,女不能纺织,导致百姓“饥寒并至”。所有这些都是“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富贵者奢侈”导致了“孤寡者冻馁”。因此墨子专门写了《辞过》《节用》篇,呼呼统治者和全社会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重视。2.节葬:墨子对当时的统治者在丧葬方面大讲排场十分不满,他说:“今王公大人有丧”,“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垅必巨”,“诸侯死者,虚府库,金玉珠玑周乎身”,“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幄幕,鼎鼓几筵壶鉴,弋剑羽旄齿革,挟而埋之”,“送死若徙”。他主张革除这种陈俗旧礼,树立节用的风尚。3.非乐:墨子尖锐地指出:“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乃是危

8、害天下的巨大祸患。“节俭则昌,淫逸则亡。”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历史规律(三)、主张尚贤、尚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