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ID:28593636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1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_第1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_第2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_第3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_第4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共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2、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即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3、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自觉提升自己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

2、的法律关系,初步形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5.1 我们都是公民(板书)1、什么叫公民?课本P5(粗的黑体

3、字)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探究园:“情境研讨”——谁说对了?请看课本P2-P3中的探究园的内容,分别探讨这几幅图中对公民身份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①王小青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不受是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②陈旷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也不受年龄的限制。③张怡的看法是对的,她小姨的女儿一出生就是公民了。④张萌的看法不正确,陈燕虽然出国留学了,但如果她不加入外国国籍,她还是中国公民。(如果加入了外国国籍,她就不是中国公民。)⑤张志强的看法不正确,公民犯罪只会被剥夺某些权利,不可能会被剥夺公民身份。(板

4、书)2、我国公民身份的确认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辨一辨:他们属于中国公民吗?(1)我国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 (属于)(2)美籍华人         (不属于)(3)海外华侨         (属于)(4) 在中国定居的人      (属于)(5)受到法律制裁的中国人   (属于)公民与国籍补充材料:国籍的取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取得国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在某国而取得某国国籍,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另一种是加入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果国籍。一般情况狭隘,一个人只有一个国籍,但也有双重国籍或

5、无国籍的人。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判断:有一位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非常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自己的国土上,于是就带着即将生孩子的加拿大籍的妻子乘飞机回国。在途径美国上空时,他的妻子生下了一名女婴,取名“刘佳媛”。你认为“刘佳媛”能取得中国国籍吗?她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公民吗?请说明理由。(板书)3、公民身份的内涵 (即“作为公民意味着什么?”)①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②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③享有平等的权利。活动:

6、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2)分组研讨: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件有什么感受?(3)小组代表发言:(4)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材料一:深圳市原罗湖区女公安局长安惠君,受贿金额210余万,以受贿罪判处她有期徒刑15年。材料二:妇女走上街头,要求平等工作的机会。结论:只要是国家合法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出示法庭上被判刑的罪犯图片,问:他们属于公民吗?他们属

7、于人民吗?*(板书)4、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内涵上: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民>人民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公民中人民占绝大多数,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属于公民但不属于人民。5、课堂小结:我们是中国公民,祖国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强大后盾,所以我们要有“国家观念”。(第二课时)◆教学情景导入一、复习导入:a)  什么是“公民”?成为中国公民应具备什么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