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ID:28601424

大小:46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1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_第1页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_第2页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_第3页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_第4页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号2011062155毕业论文(设计)(2013届本科)论文题目: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作者姓名:张俊莉指导教师:张存孝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3年4月28日-..目录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1)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2)中文摘要(2)一、引言(2)二、小说结构分析(3)(一)、历史层面(3)(二)、精神层面(3)三、人物形象分析(4)(一)、隋抱朴(4)(二)、隋含章(5)四、小说意象分析(6)(一)、古船(7)(二)、老磨屋(8)五、结论(9)参考文献(9)英文摘

2、要(10)致谢(11)-..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亲笔签名)二O一年月日-..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张俊莉(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古船》回溯

3、四十年当代民族历史、深入探究民族的灵魂的去旧迎新、并达到巨大的历史深度和开阔的视野,成就突出,内涵深刻。本文通过对《古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贯通,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作品《古船》。关键词:艺术成就;《古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意象一、引言当代文学在1985年前后开始自觉地以文化视角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理性的审视。这一视角的确立,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地域)意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强化,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也较以往的阶级学、社会学的表现更贴近人的深层内容。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一个有沉重的道德感,苦难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

4、家,在《古船》中,以对历史血腥的真实还原与对现实苦难的直面相结合,在主人公抱朴的最终抉择中寓含了自己的期望:改革时期的民族文化人格亟待整合,民族发展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民族要振兴,必须作出新的文化选择。《古船》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为契机,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作背景,展开了镇上隋、赵、李三个家族间的恩怨以及以三个家族为代表的三种社会力量的消长和变化。这是一段刚刚逝去的历史,带着几千年的深刻印痕,与现实紧紧交织。这段历史中,三家族间的恩怨与历次政治运动相互纠葛:隋、赵、李三家人的命运浮浮沉沉,仁厚的、刚毅的、怨毒的

5、、伪善的、怪诞的灵魂不断地轮回和重现。而其中,作者最想凸出的,是历史进程中两股相互较量的力:一股能够顺应和推动历史与人类的发展,另一股则会死死地拽住历史的行进步伐。历史在这种较量中艰难行进,这才是作者真正为民族忧虑的。现实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死人紧紧地拖曳着活人,《古船》中每一声沉重的叹息、痛苦的呐喊都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把笔触探及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的母体与原型的农民文化意识、农村人际结构的深层,张炜的思考已提升到人类文化意识的哲学高度。  -..胶东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里夜里牵扯着一个胶东青年的心灵,基于深切的关注产生的思考不能不深刻,贯穿其中的故土情怀也

6、不可能不强烈。《古船》中所描写的粉丝大厂,在胶东半岛上的招远,作者的故乡龙口及莱阳几乎每个镇子上都有一两处。它们每年为当地经济创造的效益使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每一个粉丝厂都在一片白沙地上竖立着一排排的木桩,木桩之间的铁丝上晾晒的雪白粉丝在阳光下白得耀眼,晾粉女工穿梭在木桩间,愉快的歌声感染着过往的行人。《古船》中的晒粉场位于海边,蓝天碧海白沙,一排排白亮亮的粉丝与蓝天上的白云有何不同?真正是作者记忆中美丽的故乡的写生画。《古船》也因而成为作者最具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八十年代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与前期短篇小说相比,《古船》沉郁厚重,冷静的理性叙述与剖析代替

7、了单纯的诗性发言,而又少有后来创作中的长篇心灵倾诉的说教嫌疑,所以,《古船》一直以来被许多评论认为是张炜最好的作品。二、小说结构分析《古船》将国家、民族的苦难浓缩在洼狸镇这个小镇上,又将一个小镇的苦难浓缩在小镇的人民身上。作者虽未直言国家的苦难,却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一)、历史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作品深入地反思了当代历史上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使社会进步遭到抑制和阻碍,使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宗法势力和专制

8、思想的余孽得到复苏。作品进一步把笔触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