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

ID:28616872

大小:9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2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从容说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迎接世界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地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共产党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加上袁隆平等一大批科学家默默探索、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原子能、火箭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来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航天等高新技术也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

2、的发展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我国的大国地位,同时能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更好地造福于世界和人类。这堂课重点学习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国际国内意义。另外,新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勾勒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美丽的画卷,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注意让学生阅读查找最新的国际国内科学技术成就。【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两弹一星”与中

3、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号飞船及杨利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的研制和推广。教师通过上述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媒体资料,观看相关的图片,培养学生从史料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索资料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3、让学生自己综合素材,了解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宏观上把握科技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新中国科技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袁隆平、邓稼先、杨利伟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介

4、绍,让学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更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3、通过党和国家一系列科教政策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政治、经济的重大影响,并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原子能、火箭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就。2、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3、航天技术的成就,尤其是“神舟”号飞船及杨利伟。【教学难点】1、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尤其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原因。2、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及未来作用。【学时安排】1学时【教具准备】多媒体片段、相关的一些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片断)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②航天英雄杨利伟③中国首次载

5、人航天飞行庆祝大会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航天员杨利伟。华声报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2003年11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奖章和证书。 另据消息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日前发布命令,授予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师:这些图片信息给同学以什么感受和启发?生1:中国的航天事业真是了不起。生2:“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人为此自豪的事,杨

6、利伟是英雄……生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论断是十分正确的。中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师:是啊,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十分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有何意义呢?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将得到明确的答案。〖新课讲授〗一、主要成就(一)“两弹一星”1、含义:(教师介绍)“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2、成就及作用:(1)教师引导学生填制表格,最终结果通过多媒体表格显示出来,

7、并作适当的评价。(2)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和图表,如邓小平关于“两弹一星”成就的评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做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以学生填说为主:“两弹一星”的成就及作用名称成就意义和作用原子弹、氢弹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