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

ID:8583264

大小:4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2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_第1页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_第2页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_第3页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_第4页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岳麓版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设计一、课题: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课时:1三、教材1、教材版本: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2、章节:第六单元第27课3、教材分析:【知识主线】: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主要涉及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几个领域。国防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子能和火箭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和世界解决粮食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中国在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航天技术等

2、高新科技领域也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情感主线】:(1)通过对新中国取得的各项科技成就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而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科技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力。(2)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感情,激发其对现代科学的热爱和兴趣。【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原子能、计算机及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就。2、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难点】: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及意义。四、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层次:识记新中国在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领域

3、取得的主要成就。2、能力提升层次:理解新中国各项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通过认识、体会科技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而坚持“科教兴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五、教学方法:1、问题式教学:教师层层设问并引导学生质疑设问,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养成爱问深究的好习惯。2、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使课本内容形象直观的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3、情境式教学: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领会,做出正确判断的同时培养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感。六、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两弹一星”即国防现代化,“东方魔稻”即杂交水稻技术,“银河”系列计算机即计算机技术,“神舟”号飞船即载人飞船技术。讲述这四部分时,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切入,依次讲述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1世纪最新的科技成就。本课讲述的是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除此之外,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还有很多,所以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除了解课本所述外,还需上网查找资料,以了解新中国更多的科技成就。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成多媒体

5、课件,除直观展示课本所述成就外,补充课外内容,增大课堂容量。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同时,教师通过多设置情景材料、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七、课前预习:1、完成预习学案。2、上网查找有关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百度视频】广岛原子弹的爆发视频http://video.baidu.com/v?word=%D4%AD%D7%D3%B5%AF&opt-video=on&ie=gbk从美国在“二战”中首次使用的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引入本课的教学,利用图片资料,加以多媒体视频播放,使

6、学生充分感受到国防现代化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进而引申到中国制造原子弹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当时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讲授新课】:一、检查学生预习成果。(检查学生预习学案的完成并帮助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预习学案】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国防:1、两弹一星概念: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2、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3、目的:(1)提高国际地位(2)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4、成

7、就: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1964.10第一颗试爆成功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有了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4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5、影响: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二)农业:杂交水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成就:突破的经典传统理论,丰富了1973年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8、2号”培育成功;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意义:①技术革命: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禁区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②世界革命: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③农业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