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

ID:28617094

大小:209.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2-12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_第1页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_第2页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_第3页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_第4页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填表日期:2006年6月28日论文题目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研究作者姓名论文答辩日期学科专业方向田茂香2005年7月5日学科教学论·语文攻读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阅读教学对话理论溯源》于2004年12月31日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感悟-阅读课标对古代教育思想的回归》2004年6月发表于《云南教育》《比较中解读高中写作课标》于2004年获省级一等奖《美育,提携素质教育的纽

2、带》2002年获“语文报”杯全国二等奖论文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通过撰写论文,了解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反思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更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和提高的方向。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2004年获昆明市第一中学“优秀班主任”称号.---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重对话理念。课标和新教材推行两年以来,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多重对话教学面临重

3、重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教学观察、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真实感受和期待,分析当前我市中学教育的状况,查阅并研究最近三年报刊杂志的相关内容。发现多重对话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拒绝对话,剥夺学生对话的权利;架空文本,使多重对话流于形式;阅读教学“问题化”和“空泛化”。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一线教育者对对话理论、多重对话理念缺乏正确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是新教育理念的实践受到教师素养、教师权威、学生的准备、教育评价、对话自身的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本文侧重于探寻理论渊源

4、,辨析理念,分析问题,指出症结,以期益于教育者正确理解对话理论和多重对话理念,对语文教改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参考文献: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戴维·勃姆《论对话》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张承明《语文教学论》张秀章、解灵芝《柏拉图对话录》;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袁振国《教育新理念》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郑金洲《对话教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胡东方《教育新思维》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朱慕菊《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建设》《语

5、文教学参考》等专家推荐理由论文以教育领域较新的对话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较为详细地分析、研究了阅读教学中的有关问题。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特此推荐。专家签名:王渝光2006年6月28日单位推荐意见“多重对话”既是语文课改重要理念之一,又是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既是语文教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又是语文教学实践的难点。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立足点较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论文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

6、究与论证,材料详实,推理严密,结构合理,同意推荐。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王兴中单位公章: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6年7月10日.---目录摘要……………………………………………………………………………………1Abstract………………………………………………………………………………2一、问题的提出………………………………………………………………………3二、对话理论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51、对话的渊源…………………………………………………………………52

7、、巴赫金的对话理论…………………………………………………………63、戴维•勃姆的对话理论………………………………………………………74、建构主义中的对话理论………………………………………………………85、阅读教学多重对话——对话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10三、多重对话——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契机………………………111、多重对话与语文“工具性”………………………………………………112、多重对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统一……………………12四、当前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8、…………………………………141、拒绝对话——剥夺学生言说的权利………………………………………142、架空文本——多重对话流于形式…………………………………………153、阅读教学“问题化”和“空泛化”——多重对话的曲解……………………16五、多重对话教学问题归因…………………………………………………………18(一)教师综合素养偏低——多重对话的羁绊………………………………181、宏观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