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公共性出路

课程公共性出路

ID:28631852

大小:10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2

课程公共性出路_第1页
课程公共性出路_第2页
课程公共性出路_第3页
课程公共性出路_第4页
课程公共性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公共性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二辑第一期2006年3月页1-27建立课程的公共性──课程公共论述的危机与出路欧用生摘要:当前台湾课程论述表面上非常蓬勃,但实质上缺少公共论述的觉醒。课程在本质上是道德的理解,是公共的、文化的、批判的工作,而课程工作者是公共的、道德的知识分子,所以课程必须关心公共的善,要加强课程的公共论述。但在后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浪潮、新科技的应用、网络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的侵蚀、知识经济的冲击,彻底改变了课程对话的平台。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课程政策,在企业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逻辑下,教育被「非政治

2、化」了,课程政策被排除于公共论辩或公共领域之外,任由「看不见的手」操控或宰制。结果,市场重于社区,个人的利益凌驾公共的善,消费者权超越市民权,课程公共论述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正视这个议题,先分析当代欧美脉络中课程公共论述的危机,然后探讨加强公共论述的途径,作为国内课程研究的参考。关键词:课程、公共论述、后现代社会TheCrisisinPublicDiscourseRegardingtheCurriculumanditsResolutionAbstract:Inthispostmodernsocietydriv

3、enbytheforcesofglobalization,ever-advancinghightech,theinternetculture,businesscultureandknowledge-basedeconomy,thecurriculumdiscourseplatformhasundergoneadrasticchange.Withinthelogicofcapitalization,marketizationandprivatization,andascurriculumpoliciesareincr

4、easinglycharacterizedbyneo-liberalismandneo-conservatism,educationhasbeen“depoliticized.”Curriculumpolicieshavebeenexcludedfrompublicdiscourseandsubjectedtocontrolby“aninvisiblehand.”Marketorientationhastakenprecedenceovercommunityorientation;theprivategood(i.

5、e.privateorindividualprofit)hastakenprecedenceoverthepublicgood,andconsumerrightshavetakenpriorityovercivilrights.Toinvestigatethisphenomenon,thepresentpaperfirstanalyzesthecurrentcrisisofpubliccurriculumdiscoursewithinthecontemporaryEuro-Americancontext.Itthe

6、naddressesthestrategiesforstrengtheningpublicdiscourse.Insodoing,thepaperaimstopavethewayformoreextensiveandmore“current”curriculumresearchinTaiwan.Keywords:curriculum,publicdiscourse,postmodernsociety壹、前言教育要为公的利益和私的利益服务,Pinar、Reynolds、Slattery与Taubman(1995)强调

7、,程的宗旨在促使我们关怀自己和他人,协助我们运用知性、敏感性和勇气去思考和行动,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承诺于他人的个人。但公和私的利益往往是冲突的,而学校教育正介于这两种利益的冲突点上,所以课程政策的拟定如何调和公益和私利的紧张,是争议的问题,需有严肃的慎思和论述。教育和课程在本质上是道德的理解,是道德的、文化的、批判的工作,其核心目的在关心宗教的、价值的、伦理的和道德的争议,以及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所以课程必须关心公共的善,不可由任何一种政治的意识型态主宰或控制,也不能交付

8、对教室的生活、儿童的好奇心和批判的道德义务缺少了解的决策者或立法者,要作公共的论述。但如Whitty(1997:30.---)所言,今天课程已沦为「私有的消费物,而不再是公共的争议」。本文就是要探讨课程的公共性,因为致力于公共的、道德的事业是课程工作的灵魂,课程工作者是公共的、道德的知识分子,要激发争论、挑战传统、批判分析和思考、促进合作、寻求共识,以追求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