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

ID:28634924

大小:8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三专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和“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

2、认同。“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等知识点和““焚书坑儒”批判”、“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二目为课外阅读内容。3、宋明理学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说明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目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

3、的思想价值。“唐甄论凡帝王者皆贼也”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主干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知识分子从维护本阶级(阶层)利益出发,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诘难、批驳其他学说,以确立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学派、学说纷呈、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⑴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4、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⑵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⑶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⑷在思想文化领域,从“学在

5、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3、百家争鸣的意义⑴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⑵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⑶“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一)孔子1、孔子的生平:姓孔名

6、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至圣”。自小勤奋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担任司寇(最高司法长官)。后仕途失意,周游列国达十四年;晚年,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2、孔子的贡献(1)思想:提出“仁”和“礼”和中庸思想:①“仁”的思想——核心Ⅰ、含义:“爱人”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者实行仁政Ⅱ

7、、方法:“忠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Ⅲ、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②“礼”的思想:Ⅰ、含义: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礼是维护秩序和等级的行为规范,孔子以它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8、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Ⅱ、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中庸之道Ⅰ.中庸的含义:(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