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

ID:28640994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2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_第1页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_第2页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_第3页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_第4页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3辨析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页眉1、试述到目前你对马克思的理论有哪些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2)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具有全人类性的,为了发展生产力是最根本的目标,解释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主导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彻底的革命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与时俱进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2、辨析: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是否科学? 哲

2、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不科学;l理由:1,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是零散的世界观,哲学总是有一定体系的。同时,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即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与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又作为哲学的基础丰富了哲学的内涵,科学与哲学是辩证统一的。因此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就把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割裂了哲学和科学的统一性。3,哲学的有其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哲学

3、的一个派别):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②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④.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⑤.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

4、去寄托。4、用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谈—割下来的手还是不是手?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思维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5、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观念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其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用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论述吃亏与占便宜是什么关系?谈谈你在现实中是怎样处理吃亏和占便宜关系的?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做人要能吃得亏,过于计较,得

6、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丢掉应有的幸福。“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人生一世,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徒然给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快乐。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装傻充愚”的表面性吃亏,而是看重实质性的“福利”!吃得亏中亏方得福外福贪看无边月失落手中珠。难得糊涂益身心。有些亏吃得难受,但你又何必自己苦自己,不妨装装糊涂,才有安然平顺的心情。“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他只看局限在“:不亏”

7、.....页脚.....页眉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灾难,最终失去的反而更多。吃亏不但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达观。一种超越。7、物质和意识是什么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有承担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作用和意识作用两个

8、方面不可分割。;9、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吗?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因为:(1)实践的内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实践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