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

ID:28642356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2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_第1页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_第2页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_第3页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_第4页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生成与文学合法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的生成与文学的合法性——文化生产场域视野中的传统诗经学考察杨子怡作者简介:杨子怡,1955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县,惠州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国际《诗经》学术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学、古代文学、文化诗学、诗经学及韩愈、苏轼专题研究等。先后在内地、台湾和香港的多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达70余万字。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资料转载和复印,受到好评。与人合编、合撰出版著作两部。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多项。创作旧体诗词400余首,出版发表上百首。内容提要:传统诗经学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具特色的不

2、同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由文化《诗经》到文学《诗经》的过程,即由经学语境生成文学语境的过程。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本文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把《诗三百》由“经”而“诗”的现象放到文化生产场即文学场中去作整体考察和审视,以探寻经学和文学生成的过程及合法性。关键词:文化生产场经学语境文学语境合法性符号权力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曾提出有名的艺术终结的命题。他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他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须和崇高地位。”①这一命题被克罗齐称之为“葬礼演说”。②在黑格尔看来,哲学真理高于艺术真理,真理是合法性的来源,艺术因不能再充当表

3、现哲学理念的最佳手段,因而它已经失去存在的合法性。黑格尔的这种艺术“葬礼演说”,遭到了当代许多美学家诸如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抛弃,在他们看来,艺术不是蹩脚的哲学,不应该自我扬弃,更不应该淡出人类精神的历史舞台,它不仅不缺失真理,而且有更高的真理。海德格尔曾说:“艺术乃是:真理在作品中的创造性保护。艺术因而也是真理的形成和发生。”“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于作品。”③因此,文学艺术永远有它存在的合法性。当然,文学艺术在某个历史时期话语权的暂时缺失或暂时转换,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不能因此断定是其末日,它的存活,它的重新获得话语霸权,它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都充分证

4、实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诗经》从文学话语的缺失到生成过程就是明证。众所周知,《诗经》从产生伊始,历代学人就不断地诠释它,解读它,从先秦而降,一直到清,形成了所谓的传统诗经学。传统诗经学尽管形成了先秦注重应用,汉学注重训诂,宋学注重义理,清学注重考据的不同阶段性特点;但其有相通处,那就是人们更关注它的文化内涵,以经学为主体,孜孜不倦地经化它,很少有人把它当作文学《诗经》来读。可见,《诗经》从产生伊始,压根儿就没有获得文学话语霸权。人们根本没把它当成诗,而是把它当成“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④的经典,文化的经典,载道的经典。其成为文学的《诗经》出现在人们的话语中,那是

5、明中叶以后的事。明中叶以后,人们才开始以《诗》为“诗”.---,即把《诗经》放在文学的视野中去审视。因此,传统诗经学经过了经典的生成到文学的建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传统诗经学可分为先秦至明代的经化时期和明至清的文学建构时期。这也就是《诗经》的文学话语经过缺失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经学是强势话语,但文学仍然顽强地存活。经学话语霸权没有挡住诗性的复归,文学《诗经》终于生成,尽管它姗姗来迟。这适足以说明文学的合法性是权力审美无法排斥的。《诗经》在传统的诗经学中,其经典地位是如何生成的?漫长的诗经学中为什么会缺失文学话语?文化《诗经》之存在是否有它合理性?《诗经》文学话语的构成为什么

6、会成为可能?其合法性依据在哪些方面?这些饶有兴味的话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的场域,比如文学场视野中去考察,可能会开阔我们的视野,探赜出一些新的法门来。所谓场域,这是法国思想家布迪厄在他的专著《区隔》、《艺术之恋》、《艺术的法则》、《文化生产场》等著作中所提出来并反复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场”是一种创生条件,如同宇宙的无限大,在“场”的空间才能创生物质;“场”又是一种效应,如同磁场中的磁效应和电场中的电效应以及粒子场中的粒子效应;“场”更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存在”,凡是物质,往往是多元“场”效应的综合。世界就是由众多的各种场构成。借助具有如上诸多特性的“场”

7、概念,布迪厄提出了文学场或者文化生产场的概念。所谓文化生产场,其实是包含作家、作品得以造就和出现,得以产生实际文化效应的必备条件和多元条件;也是权力场在文学领域中的表现。谁拥有权力,谁就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符号资本或者说文学资本。权力包括显性的政治权力和隐性的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符号权力。在文化生产场中,隐性的符号权力显得尤为重要,统治者占有了较多的符号资本,就可以让被统治者情不自禁地、自愿地接受自己的理念,从而达到两者的共识,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