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网融合提纲

论三网融合提纲

ID:28658640

大小:2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论三网融合提纲_第1页
论三网融合提纲_第2页
论三网融合提纲_第3页
论三网融合提纲_第4页
论三网融合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三网融合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三网融合的概念及意义二、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1.数字技术2.IP技术3.软交换技术4.IMS5.宽带接入技术三、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1业务融合空间2融合的实行和普及3受益企业4用户间的信息交互四、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1.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2.国外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五、三网融合的好处六、四网融合七、结束语1三网融合的概念及意义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2、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  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人类首次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有分析称,三网融合后内容提供商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业内人士表示,长

3、期来看,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显得尤为关键。这意味着三网融合将打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争抢同一市场,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三网融合将为上游设备提供商带来收益。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而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接近1.5亿,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根据截止时点2015年,每年资本开支约200亿,可能利好于机顶盒设备供应商和网络改造设备供应商。图2二、三网

4、融合的技术基础1数字技术成熟的数字技术,即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编码成0和1的比特流进行传输和交换,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这一技术使得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有了共同的语言,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等各种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进行交换和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有多种方法,最基本的是脉码调制(PCM)、差值编码(DPCM)、自适应差值编码(ADPCM)以及各种类型的增量调制。数字化后的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不再受距离的影响,能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的要求,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占用较宽的信道频带。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在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并在有线电视

5、网中迅速发展起来。2IP技术IP(InteractProtoc01)技术是一种直接由IP分组头信息决定分组转发路径的包交换技术,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多种物理介质与多样的应用需求之间建立简单而统一的映射,对多种业务数据、软硬件环境和多种通信协议进行集成,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基于IP技术的IP电话就是在互联网上传送语音的电话业务,也叫做VoIP(VoiceOverIP)。它首先将语音信号进行编码数字化并压缩处理成帧,然后转换为IP数据包在计算机网上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在计算机网上进行语音通信,大大降低了通信的费用。IP业务既可以

6、在传统电信网上开放,也可以在独立的IP网上开放。3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

7、创建一个具有很好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缈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在一个理想的位置上把该架构推向摩尔曲线轨道。软交换的实现目标是在媒体设备和媒体网关的配合下,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对各种媒体流进行协议转换,并基于分组网络(IP/ATM)的架构实现IP网、ATM网、PSTN网等的互连,以提供和电路交换机具有相同功能并便于业务增值和灵活伸缩的设备。目前,中国电信在全国部署软交换设备200多套,智能用户数据库260多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