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清贫 教案

23 清贫 教案

ID:28680670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2

23 清贫  教案_第1页
23 清贫  教案_第2页
23 清贫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3 清贫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23清贫教学目标:1、体会并学习文章运用描写方法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2、通过把握关键的语段(语句)来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复述的方法(详细复述与概括复述)3、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通过把握关键的语段(语句)来了解文章的主旨课时安排:1教时预习要求: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人物的人生经历。2、熟读课文,结合资料复述课文(可以概述、详述),也可补充一些查找的资料,使大家更好的认识人物,走近人物教具学具:投

2、影仪说明:对于当今远离了贫穷和战争烽火的孩子来说,要真正理解革命年代革命志士的壮志情怀很容易流于空洞、概念化,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朗读,在读中体验和感受,在读中理解和升华,从而激励自己,于是确立目标一。另外,从文学的角度看,文中的生动的人物描写,尤其是语言、神态、动作的对比描写,使人物活了起来,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确立了目标二。教学环节:一、导入:解题:“清”——清廉;“贫”——贫穷“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正是为了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二、新授:初读:一、

3、教师明确详细复述的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2、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特别是“趣事”一段。3、要求复述时,语言要有连贯性,条理性,也要有一定的速度二、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参与班级交流,比一比谁复述得最好。(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针对复述要求进行点评和反馈)三、扣住前面的要求简单小结设计说明: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经历,从而加深对其精神世界的理解。四、学习概括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最主要的内容)研读:

4、精品突破口:为什么国民党士兵会认为方志敏有钱?提示:国民党当官是为了发财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2、圈划:用    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用    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3、讨论: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三、朗读“对话”,加深理解。1、自由读2、分角色朗读。3、指导: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各句该采用怎

5、样的语调?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品质对方志敏的语言描写:“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说。——一个革命者清廉简朴的崇高品德。“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清贫、有崇高的信念。敌方士兵的描写:语言描写:“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你骗谁!向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6、“决不会没有钱的……骗不得我。”动作描写:“摸”“捏”“过细地捏”“低头注目搜寻”“抢”等肖像描写:“激怒”“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等(这些表现了士兵的凶恶、蛮横、贪婪、失望、迷茫,侧面表现了方志敏清贫的品质,坚定无畏的信念)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四、学习“传家宝”一段1、朗读,注意重音。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家宝”?把这段删去可以吗?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五、布置

7、作业:三、总结1、质疑:(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精品(2)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2、启发: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四、课后作业:必做:有感情地朗读方志敏烈士的语言,并加以背诵。选做:1、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2、读<可爱的中国>,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五、板书设计:敌人:“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

8、”;可卑可笑方志敏:“清”——清廉   “贫”——贫穷“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六、教学后记:《清贫》是革命传统名篇。经受款项有数百万之巨的共产党大官身边却“一个铜板都没有”,表现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美德,“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生逢上了好时代,祖国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何谓“清贫”?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眼中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也许和方志敏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所以如何理解“清贫”在今天的价值?这是一个引人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