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注塑实用工艺

pp注塑实用工艺

ID:28698851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pp注塑实用工艺_第1页
pp注塑实用工艺_第2页
pp注塑实用工艺_第3页
pp注塑实用工艺_第4页
pp注塑实用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pp注塑实用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聚丙烯(PP)料筒温度  喂料区  30~50℃(50℃)      区1    160~250℃(200℃)      区2    200~300℃(220℃)      区3    220~300℃(240℃)      区4    220~300℃(240℃)      区5    220~300℃(240℃)      喷嘴    220~300℃(240℃)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设定值,行程利用率为35%和65%,模件流长与壁厚之比为50:1到100:1熔料温度  220~280℃料筒恒温  220℃模具温度  20~70℃注

2、射压力  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避免采用过高的注射压力80~140MPa(800~1400bar);        一些薄壁包装容器除外可达到180MPa(1800bar)保压压力  避免制品产生缩壁,需要很长时间对制品进行保压(约为循环时间的30%);约为注射压力的30%~60%背压    5~20MPa(50~200bar)注射速度  对薄壁包装容器需要高的注射速度(带蓄能器);中等注射速度往往比较适用于其它类的塑料制品螺杆转速  高螺杆转速(线速度为1.3m/s)是允许的,只要满足冷却时间结束前完成塑化过程就可以计量行程  0.5~4D(最小值~

3、最大值);4D的计量行程为熔料提供足够长的驻留时间是很重要的残料量  2~8mm,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转速预烘干  不需要;如果贮藏条件不好,在80℃的温度下烘干1h就可以回收率  可达到100%回收收缩率  1.2~2.5%;收缩程度高;24h后不会再收缩(成型后收缩)浇口系统  点式浇口或多点浇口;加热式热流道,保温式热流道,内浇套;浇口位置在制品最厚点,否则易发生大的缩水机器停工时段  无需用其它材料进行专门的清洗工作;PP耐温升料筒设备  标准螺杆,标准使用的三段式螺杆;对包装容器类制品,混合段和切变段几何外形特殊(L:D=25:1),直通喷

4、嘴,止逆阀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再了解下PP注射成型中的压力与熔体流动过程原理就更加能够掌握PP注塑工艺了!!!聚丙烯(PP)是常见塑料中较轻的一种,其电性能优异,可作为耐湿热高频绝缘材料应用。PP属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冷凝时因比容积变化大、分子取向程度高而呈现较大收缩率(1.0%-1.5%)。PP在熔融状态下,用升温来降低其粘度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应以提高注塑压力和剪切速率为主,以提高制品的成型质量。    1PP成型各阶段所需压力及熔体流动过程    PP成型主要包括充模阶段、增密阶段、保压阶段和冷却阶段,每个阶段所需压力各有不同,熔

5、体流动情况也有所不同。    1.1充模阶段    PP在注塑机机筒内经预塑受热熔融。注塑开始,螺杆头部产生注塑压力到熔体充满模腔这一阶段是在动压作用下的高压高速充模过程。此时高温熔体在模腔内的流动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制品表面质量和物理性能,而熔体流动情况是受注塑压力和熔体自身影响的。当注塑压力过低时,熔体进入模腔缓慢,紧贴在模腔内壁表面的那一层熔体会因温度急速下降而使粘度增高凝固,并很快向中心波及,使熔体的流动通道在很短时间内变得十分狭窄,大大削弱了进入模腔的熔体流量,结果使制品表面出现波纹、缺料、气泡。当注塑压力过高时,熔体充模过快,在浇口附近以

6、湍流形式进入模腔,且发生自由喷射,模腔内气体来不及排出,于是制品表面呈现云雾斑等缺陷,制品脱模残余应力大,易产生飞边使脱模困难。虽然高的注塑压力在注塑过程中能提高注射速率而获得大的剪切作用。从而降低熔体粘度,但从物理意义上说,过高的压力会使熔体粘度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链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分子链间的错动更加困难,熔体流动困难,粘度也就增大了。因此,在充模阶段应注意把握高速注塑,即高剪切速率的作用,而不应一味地提高注塑压力。对一些高档的壁厚变化大、有较厚突缘和筋的制品,应采用多级注塑来控制剪切速率。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先调成低速低压,使熔体平

7、稳进入模具;再用两级不同的高速高压使熔体接近充满模腔,并防止发生涡流;最后用一级低速中压,避免溢边产生,以便顺利完成充模过程。    1.2  增密阶段  充模结束后,PP熔体的快速流动停止,模腔压力开始增加,与此同时注塑压力也迅速增加。当注塑压力达到最大值时,模腔压力并没有达到最大值,模腔压力的极值要滞后于最大注塑压力一段时间,此间熔体的流动过程为增密过程。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熔体要充满模腔的各部分缝隙,本身要受到压缩,熔体流速很小,温度变化也不明显,这时注塑压力也被熔体传递到模腔表面,产生模腔压力(传递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熔体的流动性)。可以说注塑压

8、力的最大值在注塑增密过程中决定了模腔压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随着注塑压力迅速提高,模腔压力也达到最大值,模腔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