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

ID:2869931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3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_第1页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_第2页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_第3页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材料真实性分析报告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银行信贷调查中的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分析银行信贷调查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审核企业(借款人或授信申请人)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借款申请的成功概率。因此作为银行信贷调查专业人员对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辨识能力就是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会计报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数字反映,附注是对报表数字的文字说明和注释。实践中信贷人员应看完整的财务报告,不能光看会计报表不看附注,附注中隐含着大量的经济活动信息;看会计报表不能只看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应该尽可能

2、看全套的完整的财务报表(含成本表等),最起码一个年度要有一份全面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但在实践中由于企业的原因或是信贷人员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往往只看三张表,就表论表,干巴巴的,当然无法吃透企业的全面真实情况,造成调查不深入,分析难到位。企业财务报告是一个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全面最终的、综合的价值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最终要以数字形式体现在财务报告上。虚假的财务报告传达的是企业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如果信贷人员依赖这样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必将导致信贷人员对借款人偿债能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如何分析辨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就是一个

3、合格信贷人员的基本功。以下从企业为何作假,如何作假,银行怎样识别三个方面作一分析。(一)企业为何要作假(或粉饰)财务报告根据多年来的信贷实践和对各类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不真实的反映,无非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归纳如下:1.为了完成考核目标或绩效考核,达到保职位、保待遇、保福利等目的;2.为了银行贷款或争取授信,把财务报告做得漂亮些,迎合银行的信贷标准;3.为了进军资本市场或融资需要,进行财务报告的深加工;4.为了应对税务问题,少缴税,晚缴税甚至偷逃税款而不惜做假账、编假表;5.为了获取重组改制利益,骗取

4、商务合作、甩掉债务而进行造假;6.为了获取国家专项资金或补贴,做出迎合有关政策的报表;7.为了企业自身管理层的利益(如维持市价、获得期权收益、企业形象等);出于以上种种动机,企业财务报告可能会成为一个“泥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会根据需要变幻出不同的形状。或利润大增,或利润大减,或收入猛长,或成本大增等,资产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都不是真实的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一个真实的财务报告无论大小、收人多少、利润高低,都应该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银行信贷调查强调的是客观、真实,看报表首先确定的是其真实性,只有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各种分析

5、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财务报告不真实,你的各种分析工具分析出的结论可想而知,能否作为信贷决策的依据。银行不怕企业的报表难看,怕的是数字不真实。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对各种风险,银行分析的是企业的预期,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有风险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看企业是否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应对风险的措施及预案。过去的良好业绩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说明企业未来就一定好。当前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变数越来越多,企业经营的两头(供应和销售)也越来越需要重视,面对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环境风险及自身管理风险越来越现实。这些或明或暗,或大

6、或小的风险因素时刻存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时刻产生影响。如果靠造假来迎合一时之需,将是得不偿失,舍本求末。看一看近些年来一些公司由此引起的诉讼、索赔、摘牌、破产、清盘、倒闭等结局,无一不与财务报告造假有关,无一不是其自食其果的结局。(二)企业如何作假(或粉饰)财务报告1.假账真做。既企业编制虚假的经济业务,之后按照会计处理流程进行下去。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上不断揭露的某些企业就是采用大量的虚构销售收入及交易的方式造假,给各方债权人及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令人震惊和痛心,教训深刻。2.账实表假(改表不改账)。即直接改造报表数

7、字,不改变账面数字。完全是在糊弄报表使用者,如被发现则以笔误、差错掩饰,打补丁了事,蒙混过关。3.打擦边球。利用现行的财务制度赋予企业的权利,在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确认上玩“能耐”,使得数字多也行,少也行,高也行,低也行,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4.操纵各项计提。会计上有八项计提(坏账、减值),目的使得企业做实资产,防范风险,储备后劲。但有的企业念歪了经,人为地、随意地操纵计提工具,达到调节资产、利润的目的。5.连环行动。现在有些企业的产权关系、股权关系、关联关系等复杂而隐蔽。不良企业会在关联关系上“玩太极”,在关联交易上“

8、玩花哨”,将资产、利润等利益在关联方之间倒来倒去,“合理”转移,达到各方“按需”而用。6.金蝉脱壳。利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股权重组、企业改制的时机,随意调节、捏造会计数字,将包袱甩给老企业,将优质资产重新注册为新企业,悬空银行资产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债权人有账要不回。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7.避重就轻。在企业会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