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

ID:28701850

大小:4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3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_第1页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_第2页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_第3页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_第4页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将军列传 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人物形象  《李将军列传》对李广勇敢机智、精于骑射、爱护士卒、正直廉洁等才能与品德作了生动的描绘,倾注了作者对李广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己与李广 同样才气无双又同样命运悲惨的人生感叹。  这篇传记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最突出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①作者善于抓住李广性格中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等特点予以集中描写,从而将李广的性格特点表现得鲜明突出。  ②作者对李广的优秀才能、品质和不幸遭遇,或正面叙述,或以其他人物侧面衬托、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作者对所选择的材料作了繁简、详略不同的叙述。对李广一生的事迹,作者主要评 述了其中的四次(上郡遭遇战、雁门脱险记、右北平之战

2、、失道自杀);此外,还详述 了李广射石及杀霸陵尉等生活小事,从而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李广的一生。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作为作者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人物,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文 中通过李广的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尤其是通过中石没镞,突出地表现了李广这位 名将的英武风姿。文中还通过他追射雕者遭遇匈奴大队时的勇敢沉着,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 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在战场上,每遇乏 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极

3、为难得的优 秀品德。与霍去病那种“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 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见《卫将军骠骑列传》),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 李广“讷口少言”,“宽缓不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随他打仗,乐于为他效力。生前 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李广的“为人简易”,绝不是循规蹈矩、 只知照章行事的呆板做法;而是不喜欢当时儒生的繁文缛节,讨厌酷吏们的舞文弄法,不愿意“对刀笔之吏”。他的“为人简易”,与他所欣赏的道家人士的“清静无为”是 互为表里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李广还是有缺

4、点的,如杀霸陵尉。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在 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读了他写的《李将军列传》,虽然感到李将军能 冲锋陷阵,令敌生畏,但并没有感到他有统帅三军之才和百战大功。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在《李将军列传》中尤为突出。当然,在感情上司马迁的确是同情李广的,但他只是把 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司马迁的这种同情是有道理的,李广最后跟随卫青攻打匈奴一仗中,本来是“前将军”

5、,但由于汉武帝的迷信,怕因李广的运气不好,带累整个 战局,卫青则出于个人私心,想让他的朋友公孙敖打前锋,以便有机会立功封侯,所 以就改让他出东道。出东道又恰好迷失路途,贻误战机。事后追究责任,李广无法忍受这种气恼,揽起全部罪责,愤怒地自杀了。这个过程也恰恰暴露了汉武帝及其宠幸 们迫害李广的事实,充分说明司马迁的“实录”历史是不虚美、不隐恶的。李广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悲剧的深层原因我们根据《史记》所述可以看出李广这样一位个性极强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 意义,历史上不乏与之命运相似的人物,其悲剧的形成既有来自汉朝统治者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

6、 遏制与残杀。1、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 观的原因。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 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 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7、,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 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 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 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 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