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

ID:28716435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3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_第1页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_第2页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_第3页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_第4页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润清艰苦地科研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艰苦的科研历程(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说明:本文最初发表在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题目为“外语中的实证研究”。我写“漫长的学习道路”后,感到余言未尽;学习写了,科研还没写,于是又写了“艰苦的科研历程”,成为“漫长的学习道路”的姊妹篇。但是,我不好意思都让《外国语》给我发表,于是就投到《外语与外语教学》那里去了。发表时题目改为“谈外语的实证研究”,这次收录时又改为“艰苦的科研历程”。这里记载的,与其说是我自己的体会,不如说是许国璋、王佐良等前辈的关于科研的教导,也是北外多年来形成的重视科研的伟大

2、传统。  艰苦的科研历程(二)   一所大学的学术地位和教学质量取决于其教师的科研水平。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能够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者从事教学活动是有益的,因为教学给他以灵感,让他发现课题,验证理论或开展实验。而科研活动又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及时代感。一定量的科研活动能使教师保持对教学的高度兴趣,这样,他就不会有“教书匠”的感觉。科研使教师在学术上永葆青春。 然而,教师在业余时间搞科研有不少困难。例如,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资料,没有机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最主要的是,有没有懂行的老师指导你,你自己又没有兴趣,决心和适当

3、的科研方法。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你有没有兴趣和吃苦的精神。有了这两样,其他条件都可以争取或创造。从1980年写第一篇文章起,我的科研历史已经有23年了。这段科研历程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坎坷的,但同时也是给人教益的,令人欣慰的。 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名师指点至关重要。1980年,通过许国璋先生,我结识了赵世开先生。赵先生当时在《动态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的前身)编辑部工作。他知道我当时在读许老的语言学研究生,就把他刚刚得到的肯尼思·派克(KennethPike)(美国著名的法位学理论的创始人)的《语法分析》(Grammatica

4、l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Analysis)一书转给我,让我写篇评介。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拿来就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写出一篇像样的评介文章发表了。当时自己很得意,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首先是老师选题选得好。赵世开先生知道,那时,法位学理论在中国还不曾有人介绍过,但在美国已经出了不少书和文章。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我就与派克先生取得了联系,很快,他就来信表示希望来中国讲学。我把邀请派克先生的报告打上去,王佐良先生立刻就批准了。就这样,派克先生就来北外讲学了。派克先生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调查生疏语言有一套高超的技术,这是

5、传教士语言学家所接受的训练使然。一是他有办法准确地记录下生疏语言的发音。如,他让我们用中文说“我有一个苹果”,几遍之后,他就可以准确地重复出来。二是他有一套调查语法系统的方法。如,他让我们说“我打他”“他打我”“我有两个苹果”“我有三个苹果”等,他就知道了中文宾语不变化,多数不变化的规律。派克先生知道我国的语言学家王力,并提出与他见面的想法。我陪他去见王力时,这两个大学者交流起来,我只能听懂只言片语。他们二人关于语音学和音系学的谈话,也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能力。与派克先生在一起的日子让我懂得,在语言学的探索中,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此后,我

6、又写出好几篇关于法位学理论的文章。赵世开先生的指点不仅让我发表了多篇文章,而且引导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也碰巧成了第一个把法位学语法理论介绍到中国的人。  另一个例子是,许国璋先生有一次对我说:“你去把图书馆里有关languagetesting的书都借出来读一遍。”当时,我对languagetesting一无所知,更没有想到它后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我很听话,就到图书馆把能查到的有关语言测试的书(约有10本)统统借了出来。把这些书抱回去一看,我才吃惊地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而且前人早就有了很多研究。在这些书中,有几本让我爱

7、不释手。我通宵达旦地读着这些书。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有关语言测试的文章。1980年在广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我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后来在广外的《现代外语》上发表。当时,研究测试的还有桂诗春和杨惠中两位先生。同上一次一样,这次又是一发而不可收。随着对语言测试研究的深入,各种各样的命题任务也随之而来。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语言测试的重要性。回忆起来,我在语言测试方面的研究,又是得益于许老的指点。有时候,高水平导师的一句话就能为你打开一个新天地。  此后,我又对心理语言学发生了兴趣。把图书馆有关这方面的书全部搬回家。读过之后,立刻

8、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因为自己并没有搞这方面的研究,而只是读了别人的书,所以只能写些综述性的文章。但是,在80年代初的中国,有关心理语言学的文章还非常少见,任何新鲜的信息都是很受欢迎的。我在两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