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

ID:28724119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_第1页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_第2页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_第3页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_第4页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着“热点” 问题进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带着“热点”问题进课堂雷剑彩摘要:作者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大学生带着热点问题进课堂”这一形式,主要依靠学生课前追踪相关热点问题并进入课堂,通过学生解读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进程,击活课堂气氛,从容实现教学目的。这一方法较好体现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踊跃参与,学习积极性高,较好地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程容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关键词:热点;形势与政策;课堂形势和政策课程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经过多年实践,各高校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

2、,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大胆尝试让大学生“带着热点问题进入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解读和教师的引导获得新知识、新见解,实现“带着问题进课堂,获取知识出教室”。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让大学生“带着热点问题进入课堂”非常必要把热点问题及时融入学科教学中,会大大增强学科教育的时代性,也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由谁把热点带进课堂并加以分析和解读?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角”是教师,教师有备而来,“我讲你听”,单向“传输”,很难满足当代

3、大学生的需要。而“大学生带着热点问题进入课堂”,由学生带着问题“说事”,由学生针对“热点”解读,情况完全不同。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是较高层次的学习群体,他们已经是成年人,知识积累较多,思维能力较强,自主意识也提高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新发展、新热点很敏感,求知欲望很强。在课堂上,设计一定的环节,留出一定的时间交给学生,给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他们是很乐意参与的。例如2006年10月,我在讲述国际政治形势时,教学进程中请学生做“热点新闻解读”。当时我们上课的内

4、容有“朝鲜问题六方会谈”的内容。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当时收集的热点新闻是:时间:2006年10月9日地点:朝鲜咸镜北道事件:朝鲜首次进行核试验安理会态度: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14日下午(即朝核试验后第五天)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进行核试验。中国的态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阐述我国政府的态度: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此举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对此予以坚决反对。中方赞同安理会作出有力而适度的反应。学生把这个新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讲台上以丰

5、富的图文资料讲解6分钟,讲解很生动,很受学生欢迎。我以“眼光独到,反应敏捷”给予点评。并突出讲解我国的核政策以及我国为什么反对朝鲜核试验进行了分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就很高。2.有利于缩短教学内容滞后于形势发展的时间差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十分迅速,热点问题不断变化,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内容不可能随时跟踪这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态势、新热点。所以不能停留在大纲和教科书上,讲授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例如,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灾

6、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一声令下,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种抢险队伍、各级医疗机构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三天后,学生就收集绘制了简要表格并配以图片,进入课堂,展示了我国政府迅速响应,科学调度、快速、高效、协同进行抗震救灾的宏伟画面: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挥、协调接到命令的军队和其他抢险人员:抢救人员打通道路排除险情应急通信各种医疗人员:治病疗伤心理安抚防疫防病如果等到把参与这次抗震救灾的重大行动进入大纲或教科书后再来学习,就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因此,在每一次教学中,把最新的“热点”动态融入

7、课堂,对于缩短发生事实与入编教科书之间的时间差,使鲜活的前沿动态和热点及时融入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3.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是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形势、分析形势,判断形势,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相应的方针和政策,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更重要的是一门素质教育课。指导大学生带着热点问题进入课堂,能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特点,用“热点”吸引人,用“新知”打动人。特别是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

8、等领域的每一个进展,都是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每一个建设成就,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思想素质的良好机会;每一次参与形势与政策课堂的学生,都设法使他们思有所悟,学有所得。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党和政府为什么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